Learn Chinese, Math, English ELA online with WuKong Education!
Book A Free Trial Class Now
Site icon WuKong Blog

悟空教育第二届华裔家庭故事大赛获奖作品:《小汤圆的赚钱大业》

024年,悟空教育再度携手吴彦祖开启“第二届全球华裔家庭故事大赛”,邀请全球华人用文字讲述他们的华裔故事,分享人生感悟。卡耐基梅隆大学刘刚教授、华裔作家 Vincent Yee 等多位学术专家加盟担任评委,以专业点评和温情点拨提供独特视角与感悟。在众多优秀来稿中,25篇佳作脱颖而出,《小汤圆的赚钱大业》就是其中之一。作者生动记录了七岁女孩小汤圆为实现心愿开启的“创业之旅”,字里行间流淌着纯澈的童真与蓬勃的成长力。

小汤圆的赚钱大业

Qian Yang, Australia

Learn authentic Chinese from those who live and breathe the culture.

Specially tailored for kids aged 3-18 around the world!

Get started free!

成长启迪奖

小汤圆过了七岁生日后开始有金钱意识了,希望可以有自己能够独立支配的收入,买些心仪的东西。比如那个会用可爱声音模仿自己说话,还有小狗狗互动的粉色手表,小汤圆很想很想要,但是要49.95澳元呢。

愿望很好,但是怎么赚钱呢?小汤圆先是模仿自己的朋友,做家务赚钱。楼上楼下加楼梯,要先清扫再拖地,还要捎带着擦尘,才能挣到0.5澳元,小汤圆累趴下了也没做完。

一筹莫展时,小汤圆听说她读网课的学校要到悉尼来开分校啦,小汤圆雄心勃勃地计划着,要去分校跟校长谈承包学校的清洁工作,赚点零花钱。结果校址定得离家里太远啦,小汤圆计划出的那个价连汽油费都不能包括,硬生生地就不能做了。

想象中小汤圆卖东西场景

伟大的事业总是一波三折的。小汤圆非常剑及履及地去网上图书馆找了一本教小朋友怎么赚钱的书,自己认真地读了一遍,然后还存成了favourite,准备再研究研究。我碰巧看到了一篇介绍澳洲的小学生、中学生自己赚钱的优秀事例,给小汤圆看。有的学生已经成立玩具帝国,月入十万;有的小孩做进口生意赚钱买房。小汤圆看完了这篇文章以后很激动,问:“妈妈,那我能不能也像他们这样去赚钱呀?”我说:“可以呀,你想做,就去做。”小汤圆仔细地读完了这篇文章,跟我很认真地讨论了一下:里面的人为什么会赚钱?是怎么样赚到钱的?又讨论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应该可以怎么做,就开始兴致勃勃地准备起来了。小时候的一些玩具,现在都已经不玩了,但是还是保存得挺好的,还有一些读过的书,她甚至还找到了一件小裙子和一双小鞋子,最后又搜出一些圆珠笔、电池之类的物品。

小汤圆认认真真地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根据网上查出的零售价定出便宜不少的销售价,收拾了三袋货物去卖。又找出一个大垃圾袋,剪开、拉平作为垫布。我帮她准备了一袋零钱,准备给人家找钱。事先说好,这些找零的钱是借给她的,不用利息,但得还。准备出门之前,小汤圆还感叹了一下:“好热的天啊!”我说:“你想赚钱就得辛苦呀。”小汤圆说:“你的工作好,可以在家里赚钱。”我说:“那你要想在室内赚钱,就要多学习技能才能够赚到钱。”

在我们运货的时候,货物很重,我拿了两个袋子,小汤圆拿了一个袋子。小汤圆说:“啊,好累呀。”一会儿换换手,一会儿又换换手。但是她还是不肯休息,也没有撒娇让妈妈帮忙,跟着我努力往前走,最后,两个手都提不动啦。小汤圆自己开动脑筋,把它背在背上,省点劲,但是过一会儿说背都累疼了。中途小汤圆休息了一会儿,马上弯曲手指缓解,还嘱咐我:“妈妈,活动活动手。”又怕耽误卖货的时间,只休息了一小会儿,赶快又催着我去卖货。

之前我们还商量了一下该到哪里卖。小汤圆建议在离姥姥家不远的一个十字路口卖。我说在十字路口卖货确实能增加很多客流,但是这两条街还不是主干道,不如我们去教堂门前,那也是十字路口,而且人也多一点。但是去那以后,我们发现星期六教堂不开,虽然那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的是不错,但是人家是不会停下来看我们的货的,所以我们又往前走到了我们这个区的一个小小的商业街,找到一个阴凉的游廊,那儿有矮矮的短墙可以放货。

我帮小汤圆把塑料布展开,然后往上面铺货。因为风吹来吹去的,最后我不得不坐在塑料布上帮她压住,再帮她放东西。最后放下了小汤圆的招牌:七岁小女孩的生意。小汤圆高兴得不得了,兴奋得不得了。但是呢,一开始不要说客人了,连走过的人都没有,因为澳洲确实是人很少。小汤圆的姥姥姥爷住的这个区呢,又是个居民区,不是商业区,更是人流少。小汤圆一开始还跟我说:“妈妈,我有点害怕卖货。”后来看没有客人来,小汤圆急着到处找客人也没有找到,最后累得躺在另外一面短墙上感叹:“赚钱真不容易呀!”我说:“对呀,你能够体会到赚钱不容易,也是今天的一大收获。”同时心里暗暗盘算,要是今天一件东西都卖不出去的话,我在快收摊时买她一件,也算替她开个张。结果小汤圆过了一段时间也问我:“妈妈,你能不能帮我买一件?”我说:“好的,如果没有人买的话,我就帮你买一件。”

话刚说完没多久,旁边楼里出来一位老奶奶,小汤圆赶快上去推销她的货。老奶奶看了一会儿说:“你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都太小啦,我的年龄太大了,用不上它们。但是呢,我给你放两块钱在罐子里,作为我对你的支持。”我们向老奶奶表示了感谢。街上也渐渐地有了行人,小汤圆拼命克制住自己的胆怯,追在每一个路人身后请求他们看看她的货,但是过了好长时间,还是没有开张。小汤圆实在是受不了,要求去旁边的药店玩一会儿,因为“自己被拒绝了太多次了”。澳洲的药店除了卖药之外,还卖一些日常用品,也卖少量的儿童玩具。小汤圆一直很喜欢这家药店。我说:“那这些货怎么办?”小汤圆说:“那就放在这里。”我想了想,在澳洲这个也不是很少见。在高速公路旁边经常有那些农家把自家产的农产品放在路边,然后支一个黑板,上面写上价格,旁边再放一个小钱盒。大家路过看到了,如果想买就停下来自己去拿,然后按照价格把钱放到小盒子里,就有点像是原始状态的自助超市一样。

我陪着小汤圆去了药店,把货留在那儿。在路上,我帮小汤圆分析,与其追问每一个人,不如把精力集中在最可能买我们东西的人群上。我们的货都是小孩子用的,所以带着小孩子的父母呀,或者是爷爷奶奶的岁数的人才可能会买。小汤圆认真地听着,说:“有道理。妈妈,谢谢你,我有点知道怎么做了。”我鼓励她:“成功有时候不容易的。有时候你拼命努力到精疲力竭了,再咬牙坚持一下,成功就来了。”说到这儿我们到了药店,小汤圆一边玩着,一边还是留心店门外走过的人们。一注意到有可能会成为她客人的人走过,小汤圆就赶快撒腿往自己的生意那儿跑。第一次跑回来,小汤圆兜售货物没有成功。我看了看剩下的货,也都满满的,没有人拿,钱罐也没有多出钱来。于是我们又回到药店里玩了一会儿,结果这次看到一对推童车的年轻父母经过。小汤圆赶快又拼命地跑过去招揽生意。这对推童车的父母本来已经经过了小汤圆的小摊,听到小汤圆的招呼声又回来了。那个妈妈很善良地问:“你们是不是卖货呀?”我们说是的。小汤圆看他们有小孩子,就把她玩过的一些玩具拿出来推销。那个妈妈就对她丈夫说:“那你去把那些毛绒玩具都买下吧。”然后那个爸爸就拿走了三个毛绒玩具,付了12块钱给我们。我跟小汤圆又去看了看小孩子,很可爱的小孩子。

想象中小汤圆揽客场景

小汤圆向这一家三口真诚道谢。他们走后,我们还互相拍掌庆贺,庆祝第一笔生意成交。一下子罐里就有14块钱啦!又过了好一阵子,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经过,这不符合我们设定的潜在客户啊。我本来以为她不会买呢,结果那女孩看了看小摊子,大概想努力支持一下,挑了一个红色小爱心的小印章,花了五毛钱买走了。然后又有一个爷爷经过,看了看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买,但是他说他想要给小汤圆赞助,因为他很赞赏小汤圆的积极主动、行动力很强的品质,想要鼓励一下。爷爷拿出十块钱,问我:“我想赞助五块钱,你有五块钱找给我吗?”幸好我准备了零钱,赶快去拿钱给了他。然后说他可以挑一样,可以拿小朋友的画呀什么的。爷爷说不用了,他只是赞助,不拿我们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卖货。之后又有一个年轻的叔叔经过,他看了看小汤圆的小摊子,对她说:“我现在没有带现金,你等我一下,我去取点钱。”附近并没有ATM机,叔叔去旁边的咖啡厅,买了咖啡和饼干,给店员银行卡付钱并替他提出一些钱来。回来后,叔叔随便买了支圆珠笔和一盒电池。我猜他并不缺这些东西,但是这些消耗品反正常用,他就买下来,支持小孩子创业。

在此期间,小汤圆也一点一点地战胜她的羞怯。从一开始的有点怕,到自己主动出击去招揽客人;从一开始只是自己在纸上用英文写上生意开张啦,欢迎客人们光临她的生意,到开始开口跟人打招呼说,“Hello”。后来渐渐再加一句“Wel-come to my business”,再到最后再加一句说:“Do you have kids?”小汤圆也是越来越勇敢了,积极为自己争取。这之后我们的好运气来了,又接连卖出去几单货。最后算了算,小汤圆一共赚了95.5澳元,真是很不容易呀。我们两个连中午饭也没吃,从一点钟一直忙活到四点。其中最后一单货的顾客是一个小女孩。她妈妈带着她去上游泳课,因为赶时间,还问我们能够卖到几点?她们上完游泳课回来再买来不来得及?这个我们也说不准,然后她妈妈就急匆匆地拿了一叠美元玩具币,问她女儿喜不喜欢?她女儿喜欢,她就花了五毛钱买走了。我们等到了四点,本来是想等那个小女孩上完游泳课回来可以再卖点东西,但是小女孩始终没回来。后来我想了想,游泳馆旁边就是公园,还有儿童乐园,有可能小女孩去公园玩了。我们没吃中午饭,在外面又待了很久,只喝了水,又饿又累的。期间有一个老奶奶虽然没买我们的货,但是翻出一袋糖果送给小汤圆。对此我建议小汤圆要等回家以后,经过姥姥的同意才可以吃。

终于,我们到四点钟决定要回去啦。小汤圆自己独立把货物打包好,因为这是她自己的生意嘛。小汤圆渴望地看了一眼旁边的咖啡厅,问:“我们可以在那儿吃饭吗?我好饿。”我说:“可以是可以,但你确定你真的想吗?去咖啡厅一人就得二三十块钱,我俩今天累了一天,只赚到95.5澳元。”小汤圆马上回答:“我们回家吃饭,回家吃饭不要钱!”第一次靠自己赚到的钱和糖果,小汤圆坚持自己抱着,我拎着剩下的货回家了。在路上我鼓励小汤圆:“今天是七岁小女孩的一小步,但是小汤圆帝国的一大步,因为从今天起,小汤圆帝国开始奠基啦,开始铲下了浅浅的一小铲土。”小汤圆高兴地说:“对!”迈进大门口,小汤圆回身感叹:“我终于挣到真的钱啦!”

小汤圆一路欢呼着,叫着姥姥、姥爷,就冲上了楼。回家以后第一件事是赶快又认真地把钱数了一遍,很珍惜地收起来。然后,饭也没顾得上吃,就去改数学加油站错题,但是刚改了一道错题,就累得忍不住呼呼大睡了。

这次卖货回来,我父母一方面为小汤圆开心,一方面担心会不会干扰学习。我说:“应该不会,一来我看过统计,学生时代创业和学业成绩没有任何关系;二来我们不会长期卖货;三来我看过很多考入藤校的澳新学生,几乎都在中学开创了自己的公司,有的失败,大学时再开;有的成功,一路做到全球或亚太区的前50名青年企业家。而且像摆摊这种低门槛、高时间投入、低产出的活动,最好趁现在课业不重的时候做,等到三年级功课紧了,就要做高附加值的产业了。”我转身鼓励小汤圆:“所以你现在要努力学习,钻研技术,提高水平,到三年级时争取接一单生意就能赚十万澳币。”小汤圆回答:“不,是赚百万澳币。”我说:“好,妈妈拭目以待!”“少年心事当拿云”,我是很欣赏这种豪情的。

想象中小汤圆挣到第一桶金的场景

我觉得对于小孩子卖货来说,能卖出去固然是成就,是开心,是骄傲;但是没卖出去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锻炼。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挫折的,那么从小学会怎么应对这种挫折就很重要。人总得先学会怎么输,才能够学会怎么赢。为了要赢,必须学会怎么输,所以我觉得这个对她也很有好处。小汤圆今天经历了很多次的拒绝,已经学会了分析谁是自己的基本客户,对什么样的人应该比较关注,然后去努力招揽生意,什么样的人就可以基本上不用投入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因为他们不会买的。甚至遇到了一个威胁她的人,小汤圆也学到了远离这样的人,对于他们的言行不屑一顾。小汤圆甚至学会总结,这一次推销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下一次还可以做些什么增加销售成果。另外也会总结一下,有哪个标价是不是标得过低了,下一次再有类似的货可以把价格提高多少。这些学习也是非常宝贵的呀。

我觉得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知识重要,学习这些软技能也非常重要。两道并行才能给自己更多机会见识世界、体会世界、适应世界,拥有更多选择,并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路。

作者精准捕捉了诸多动人瞬间:小汤圆负重咬牙前行的倔强,面对路人时从羞怯到主动招呼的转变,成交后与妈妈击掌时的雀跃,以及累到倒头就睡的憨态。更可贵的是,镜头不仅对准“赚钱”的表象,更深入聚焦其背后的成长轨迹——小汤圆学着分析客户、总结经验、应对挫折,甚至初识“投入与产出”的概念。这些在真实生活里摸爬滚打习得的宝贵经验,构成了全文最动人的光芒,将一场童稚的摆摊,铺展成孩子探索世界、锻造自我的鲜活课堂。

25篇华裔家庭故事,一字一句,都传递着最真挚的情感。这些故事记录着个体生命的闪光与跋涉,更连缀成华裔精神的群像长卷。期待和你一起阅读,感受亲情的纽带,分享童趣奇思;跟随作者踏上寻根之旅,点燃文化传承的火种,见证华裔生活的丰富图景与生命的内在力量。

Learn authentic Chinese from those who live and breathe the culture.

Specially tailored for kids aged 3-18 around the world!

Get started free!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