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子女入读清华北大指南:国际生申请 + 华侨生联考全攻略(含 HSK 备考技巧)
为了让孩子进入世界名校(牛津、剑桥、清华、北大…),家长们可谓竭尽所能。比如国内,就有这么几大流派:
- No.1:靠各种深不可测的资源和背景;
- No.2:靠国际视野和整体教育水平;
- No.3:靠毫不犹豫地疯狂砸钱……
而在海外,也有各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比如移民圈里众所周知的“绿色通道”——申请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国际生或参加清华大学华侨生联考。

海外华侨孩子上大学,首选通常不会是国外高校,那为什么越来越多华人家长,会选择把孩子送回国内的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深造”呢?
一方面,国内大学,尤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世界上的排名不断上升,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些都是吸引家长的点。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享有国际声誉。这些大学在教学和研究方面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术环境和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孩子将来不管是走国际生申请国内大学路线,还是以华侨招生回国参加海外联考,都有更大的几率进清华北大这样的顶尖高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历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认可度。毕业生通常享有更多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中国的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和学术界。
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华侨回国读大学的渠道
1.华侨回国读大学渠道一:申请国际生
华侨回国读大学渠道之一是申请成为国际生。选择目标大学和专业,准备申请材料,填写申请表格并提交所需材料。需满足语言要求,并办理学生签证和居留许可。了解学费和奖学金信息,寻求适应和支持服务。建议提前与目标大学联系,获取准确信息。
先来说国际生路线,我们以清华大学国际生华侨招生(本科)要求为例。清华大学国际生(本科)招生采取申请-考核制,国际生录取原则是基于对申请者(外籍华人)各项成绩和其它资质证明材料、面试成绩等的综合考核。

申请国际生基本规则:
- 申请人首先要满足基本条件——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4年及以上,且最近4年内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
- 还要提供一些证明文件:高中的GPA或成绩排名、所在国家/地区统一高中毕业考试/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国际通行标化测试成绩、获奖证书、推荐信等等。
- 网上提交完成后,清华大学会组织专家评审,通过评审即可进入面试环节。
🔖幸运的是!走国际华侨生路线,除了设计、美术类专业有笔试,其他可直接进入面试环节,特别优秀的还有机会免试录取。除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名校在招收国际华侨生时,也都启用了“审核制”,无需参加考试,只要面试通过即可。
而且,给清华大学国际生的名额并不占用国内考生的录取名额,所以比起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申请国际生的竞争压力会小很多。
2.华侨回国读大学渠道二:华侨生联考
如果是参加华侨生联考,就等同于报名国内高考。
相比普通高考,它的竞争压力、考试科目、考试难度、甚至录取分数都要低太多太多。
①报考人数少:2025年普高报考人数有1400万人,而华侨生联考报考人数仅仅11882。
②考试难度低:高考注重应试能力考核,而华侨生联考注重知识点的了解,内容更简单。
- 考试范围中,25%是初中知识点,30%是高一知识点,35%是高二知识点,仅10%是高三知识点,基础知识占了6成,与高考难题占60%恰恰相反;
- 而且文史类不考政治,理工科不考生物。
③录取分数线低:本科录取分数线为300分,艺术类、体育类为200分,400分就能上985、211院校。
④升学率高:目前全国接收华侨生的高校有超过300所(含清华,北大),每年能够提供15000-20000个华侨生录取名额。本科录取率高达80%,是普通高考的两倍,同样也不占用国内高校招生名额。
⑤选择更多:不仅仅能选择内地高校,参加港澳台侨联考的考生,还能申请上港大。
⑥奖学金支持: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华侨生奖学金,专门用于资助华侨生。
只要孩子是海外华侨或港澳台学生,保留中国护照,持有国外永居,并且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就能参加!
华侨生联考一般是每年3.1-3.15报名,5月中旬开始考试。
有意向的家长们,建议让孩子提前一年开始准备,越早适应考试模式越好,最重要的是提前锻炼语言能力。
3.华侨回国读大学硬性要求:通过中文能力测试HSK
无论是申请(清华,北大)国际生还是参加华侨生联考,都避不开中文能力测试。
比如清华大学国际生招生简章中就明确要求:
- HSK要达到五级及以上,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以上;
- HSK四级(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以上)也可申请,但必须在入学一年内考上HSK五级及以上,否则取消就读资格。

HSK五级是个什么水平呢?(含清华,北大)要求华侨考生中文词汇量达到2500以上,能用中文就比较抽象或专业的话题进行讨论、评价和发表看法,能较轻松地应对各种交际任务。

所以考试难度并不算大,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清华大学国际生录取率本身就不高,语文试题连国内考生都觉得有点难,对于华侨生联考就更不用说了,国内高考语文考察的拼音、词语、成语、熟语、文言文、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材料/命题作文……统统都会涉及,只是难度相比国内高考有所降低。
- 分阶段突破方案
- 入门期(6-12 个月):
使用《HSK5 级核心词汇 2500》(按 “主题分类” 记忆:科技 / 历史 / 社会等),每天 20 个新词 + 10 个例句仿写
推荐工具:悟空中文 “HSK 智能题库”(含错题自动归类功能) - 强化期(3-6 个月):
专攻阅读理解:每天 2 篇议论文(如《人民日报》海外版简化文章),训练 “快速定位论点” 能力
写作专项:掌握 “三段式结构”(引言 + 论据 + 结论),每周完成 1 篇 800 字议论文(如 “科技与传统文化” 主题) - 冲刺期(1-3 个月):
模拟考试:使用近 5 年真题,严格计时(120 分钟 / 套),重点训练 “文言文阅读”(占分 15%)和 “应用文写作”(如通知、演讲稿)
- 入门期(6-12 个月):
- 常见误区规避
- 错误:只背单词不练书写 → 建议:每周 3 次汉字听写(重点练 “形近字” 如 “己 / 已 / 巳”)
- 错误:忽视口语能力 → 清北面试中 “中文表达流畅度” 占比 30%,需每天进行 15 分钟话题练习(如 “如何看待 AI 发展”)
4.常见问答
问:对于希望让孩子通过国际生途径回国就读顶尖大学的家长,应该如何提前规划?
答:家长们应尽早关注目标大学的国际生招生政策和要求,确保孩子满足相关居住年限和教育背景规定。尤其要注意加强孩子的语言能力训练,如针对HSK中文水平考试进行专门学习。另外,了解并准备齐全所需的申请材料,建议提前联系学校获取最新信息,并考虑适应性培训和支持服务,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新环境。
- 资格审查趋严点
- 2025 年起,“实际居住” 将核查 “出入境记录 + 当地学校出勤证明”(避免 “空挂身份”)
- 国际生申请中,“父母一方为中国籍” 的考生需额外提供 “孩子出生时父母国籍证明”
- 备选方案推荐
- 若 HSK 未达标,可先申请 “预科班”(如清华大学预科一年,结业后免考升入本科)
- 联考失利可转申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北大与港大联合培养计划,承认联考成绩)
问:如果华侨子女希望通过参加华侨生联考升学,应当如何做准备?
答:准备参加华侨生联考的孩子应提前一年开始熟悉联考模式及考试大纲,重点提升语言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家长们可以为孩子选择专业的辅导机构或者课程,如中文在线学习平台,以提高其应对联考的能力。同时,密切关注每年的报名时间和考试安排,确保孩子有充足的时间适应和备考。
- 身份资质证明
- 护照需包含连续 4 年有效签注记录,若更换护照需提供旧护照原件及公证文件
- 居住证明需由当地移民局出具,明确标注 “实际居住天数≥730 天”(每年按 365 天计算)
- 外籍华人需额外提供 “退出中国国籍证明”(若父母仍为中国籍,需补充亲属关系公证)
- 学术材料特殊要求
- 高中成绩单需包含 “课程难度等级”(如 AP、A-Level 的 A * 等级需单独标注)
- 国际考试成绩:SAT 需 1450+(数学部分≥750),IB 需 38+(HL 科目≥6 分)
- 推荐信需 2 封:1 封来自数学 / 物理教师(清北理工科偏好),1 封来自校长或升学顾问
- 附加材料加分项
- 国际竞赛获奖:IMO、IPhO 等赛事铜牌及以上可直接进入面试快速通道
- 中文相关成果:如发表过中文文章、参与过中文辩论赛,可替代部分 HSK 成绩证明
5.写在最后
相信在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家长们会未雨绸缪,如果孩子没有从小打好中文基础,即使考试内容再简单也不容易通过。悟空中文课程对标HSK、YCT、IB、A-Level等各种国际考试核心要求,可助力未来想报考清华北大国际生的孩子,它是构建高效、专业、透明的在线中文学习平台,为海外孩子,华侨回国读大学保驾护航!
快来点击悟空中文,领取免费的中文试听课吧!

悟空教育内容创作团队致力于为全球3-18岁青少儿提供高质量、定制化、有价值的干货内容,为全球父母提供最前沿、最创新、有深度的教育资讯,让海外家庭在语言学习的路上不再孤单。
评论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