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
中文在线课程都学什么?可以先来看看这些成语
在中文网课课堂上,我们会了解到汉语中各种词语结构、文章结构,歇后语、俚语、成语以及诗词等。在其中,学习成语不仅可以提高辨字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成语背后高度浓缩的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知古鉴今。今天小悟空就带着大家来学习一些比较有趣的成语。 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 出自南北朝·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形容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 最大的家:四海为家 出自《汉书·高帝记》:“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 形容人漂泊无定所或志在四方,到处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 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出自宋·陆游《四日夜鸡未鸣起作》诗:“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 形容比喻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 最重的头发:一发千钧 出自《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最高超的技术:鬼斧神工 出自《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成;见者惊犹鬼神。 形容技能的精巧如同神鬼制作出来一般。 说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的分享,线上学习中文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学习成语是其中一个部分,在其中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好玩的故事。悟空中文为孩子们打造了主题繁多的趣味中文阅读课堂,开发拼音课、成语课等专项课,希望孩子们可以跟着悟空学习,一起进步哦。 Bella | WuKong Chinese Teacher扬州大学硕士。拥有10年K12语文教学教研经验,曾发表十余篇语言文学类论文。目前负责“悟空中文”主修课研发与制作。尤其关注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延展性和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致力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文,拼音,识字,成语故事,中华经典及中国文化等中文基础,中文升学考试课程中获得更多更好的中文知识。 www.wukongsch.com/blog/author/bella/
汉语在线学习学什么?这些归纳好的诗句值得收藏!(第一期)
很多家长疑惑,海外儿童在线学中文有必要学习古诗词吗?小悟空的答案是非常必要!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寥寥几笔,表达无限的情感。学习中国的古诗词,不仅可以让他们提高记忆力,还能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中文知识,提升中文素养 这一期小悟空给大家归纳好了一些适合海外儿童的诗句,非常适合3-8岁的孩子哦~ 描写春天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描写夏天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描写秋天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描写冬天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说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分享,小朋友们可以收藏起来,在学习之余读一读,体会中文的诗词美,加强中文的语感,帮助中文学习。并且这些诗句不仅仅在学习上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可以增强表达能力。 Bella |…
华裔小朋友学中文,哪种方法最容易被忽略?
许多华裔孩子学中文时都忽略了“朗读”这个重要环节。其实大声朗读对于语言学习来说十分重要。大声朗读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中文的表达能力,也能帮助孩子们建立语言思维和体系,如果孩子们从小开始进行训练,日积月一定能形成思考力。这一期小悟空就给大家聊聊朗读这件事。 朗读有什么好处? 能改变孩子的性格有些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说话时声音也比较小。 但是通过大声朗读,他们能够更加愿意表达,更加爱讲话,对于其性格的塑造也很有帮助。 有利于开发右脑大声朗读其实也是在欣赏自己的声音,在朗读过程中,将枯燥的文字变成声音,让人有一种艺术体验,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好地开发和训练了右脑。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阅读时对材料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记忆,同时再进行大声朗读,学习效率一定会很高。 有利于记忆材料经常大量诵读,记忆品质因而得到改善。 因为深层记忆和右脑是连在一起的,这个回路一旦打开可以和右脑记忆相联系,形成一种优质“记忆”。 培养孩子大声朗读习惯的妙招有哪些? 鼓励孩子自己挑选书籍除了一些必读文章,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根据自己兴趣进行书籍的挑选,这样孩子不会特别抵抗大声朗读,反而会主动的参与到其中 读前要先理解如果只是盲目的开始朗读,可能让整个效果适得其反。所以朗读之前,一定要让孩子先理解,做好功课。 读后要有思考如果朗读完就忘也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我们可以再孩子读完书后,和他们一起探讨,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理解,不论对错,都要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说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分享,在学中文的时候,需要孩子们心到、眼到、口到,家长们一定要重视朗读这件事,赶快把朗读安排起来吧。 相关推荐 Bella | WuKong Chinese Teacher扬州大学硕士。拥有10年K12语文教学教研经验,曾发表十余篇语言文学类论文。目前负责“悟空中文”主修课研发与制作。尤其关注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延展性和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致力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文,拼音,识字,成语故事,中华经典及中国文化等中文基础,中文升学考试课程中获得更多更好的中文知识。 www.wukongsch.com/blog/author/bella/
在线学中文,孩子不爱学老师该怎么办?夸奖真的很重要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线学中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爱学的情况,所以在这个时候,老师给予适当的夸奖是相当重要的。今天小悟空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悟空中文教中文的杨雪Snow老师,一起来看看她是怎么对待这类孩子的吧。 只要真心对待孩子,他们都能明白! 我觉得在来到悟空后,我不仅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还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小朋友。 有的小朋友是文静型的,但是你能看出来,她的眼睛里还有一丝狡黠的光芒;有的小朋友虽然年龄比较大了,但思维依然很纯真;还有的小朋友可能很聪明,但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过于活泼;也有那种年龄不大,但是在学习上很严谨很认真的孩子。 其中有一个5岁左右的日本小女孩,小葵,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她是我在悟空接到的第一个跟我学拼音的孩子。在给她上第一堂课前,我既期待又充满了信心,因为我在来到悟空前也进行过拼音教学,在当时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但是第一堂课上下来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顺利。她一直大喊大叫,处于一个很亢奋的状态。课后我去查看了她主修课的课堂回放,发现也存在这种情况。而在第二堂课的时候,她安静了一点,但还是略显活跃。 到了第三堂课,上课之前我和她说:“小葵,今天的课很重要,能不能学会拼音拼读就看今天了!”5岁的她居然听懂了,也许是意识到了自己应该上好这堂课,她全程都非常专心,我当时特别感动。 从此以后,每堂课小葵都很认真,虽然有些时候还是会分心,但经过提醒也能跟上我的节奏了。在她身上我深有感触的是,虽然孩子的年龄可能比较小,但是你用心地去对待他们的话,其实他们心里是什么都明白的。 让孩子喜欢学中文,老师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耐心 简单来说,孩子学习中文无非两种情况:喜欢和不喜欢。而孩子不喜欢学中文,可能是因为以下的原因: 一是孩子觉得学中文太难,不好理解,所以学着学着就没有兴趣了;二是孩子觉得学中文没有用,对目前的生活产生不了什么影响,看不见收益,就不太愿意学;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孩子身边没有中文环境,他觉得中文很陌生,所以有一些抗拒。 如果孩子处于以上的这几种状态,那老师们在课上准备的动画片、小玩偶,可能也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付出的是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最好的方式,就是慢慢地与孩子建立一个稳定而亲密的连接。 我们可以和孩子聊一聊生活、喜欢的东西,从这些贴近彼此的内容切入,引导孩子打开心扉,成为他们的朋友。慢慢地,孩子可能就会喜欢老师,然后连带着喜欢中文课了。 夸奖对于孩子来说,真的很重要 我之前看到有位老师是这样说的:能够进入悟空的老师,教学能力都是绝对过关的,大家在教学质量上的差别不会太大。 如果学生和家长特别地喜欢你、认可你,那一定是因为老师的课堂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打动了他们。那对于我来说,这个独特的地方,可能就是课堂上戏剧化的夸奖方式了。 我在表扬孩子的时候,从手势到语调都非常夸张,特别的“drama”。而悟空孩子的家长,很多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将来能够成为像自己一样的人,或者超越自己,所以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在生活中很少去夸奖孩子。 但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非常需要我们的认可和鼓励的。即使孩子在被表扬的时候,没有明显的表情变化或情绪的起伏,但时间一长,他就会从鼓励中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做得真的很棒,也许爸爸妈妈没有注意到,但是自己的中文老师注意到了。由此喜欢老师,喜欢中文课。 除此之外,孩子还会为了得到老师的夸奖,更加努力地学习。我有一个新加坡的学生,他每次写完字我都会给他打分,比如 A++或者 S++。有时我给他打的是A+,他还会和我“讨价还价”,想要3个+,为此在写字的时候格外认真。 说在最后 我想和其他老师分享一句话:“如果说地上也有星星的话,那一定就是孩子雪亮的眼睛。如果你真心对待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知道的。”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的分享了。想让孩子喜欢上学中文,老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耐心,这正应了悟空中文“懂教育,爱孩子”的教育理念。 Bella | WuKong Chinese Teacher扬州大学硕士。拥有10年K12语文教学教研经验,曾发表十余篇语言文学类论文。目前负责“悟空中文”主修课研发与制作。尤其关注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延展性和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致力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文,拼音,识字,成语故事,中华经典及中国文化等中文基础,中文升学考试课程中获得更多更好的中文知识。 www.wukongsch.com/blog/author/bella/
教小朋友写作文,开头应该怎么写?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文章也一样。海外孩子学中文的时候作文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孩子要写好作文,也必须要掌握好写开头的技巧。这一期小悟空就带着大家来看看应该如何写作文的开头。 开门见山 就是说在开头直截了当,切入要旨。 这种写法比较干脆利落,能直接告诉你的想法吗,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引用经典 在开头的时候引入一些经典,能够突出中心,比较有气势。 比如说名言、诗句的开头,都能言简意赅,为文章增色。 借物联想 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可以先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 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较好地深化主题。 巧设悬念 在开头设置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发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 场景描写 描写法即借助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开端做好衬托铺垫。 交代要素 交代要素式是写作文比较常见的开头形式之一,尤其是记叙文,就需要交代记叙文的几要素,包括时间、地点和事件等。 这样可以让读者了解到记叙文的几要素,为故事等下的情节作准备。 巧用倒叙 就是并不是按照正常的顺序进行书写,而是先写出文章的结果,然后再写故事的原因经过。 这样的好处就是制造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抒发感情 即文章开头可以将作者的感受和感情抒发出来,渲染气氛。 说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分享了,以前的学习园地已经给大家分享了很多相关的作文知识。但是”文无定法 ,作文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小朋友们应该结合实际,灵活变通。 Bella | WuKong Chinese Teacher扬州大学硕士。拥有10年K12语文教学教研经验,曾发表十余篇语言文学类论文。目前负责“悟空中文”主修课研发与制作。尤其关注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延展性和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致力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文,拼音,识字,成语故事,中华经典及中国文化等中文基础,中文升学考试课程中获得更多更好的中文知识。…
海外孩子在线学中文难不难?适当的科普是引起孩子学习兴趣的关键!
“我觉得悟空像一个老师的大学校,大家的思想火花汇聚在这里,我就像找到了自己的土壤一样。”今天小悟空将带给大家关于宋宇老师在教学经验上的分享,在她看来,孩子在线学中文的过程中,适当的在课堂上进行科普是引起孩子学习兴趣的关键。 我与对外汉语的奇妙缘分 在成为对外汉语老师之前,我曾经在一所别的培训学校给小朋友教英语和中文诗词。因为要求比较高,再加上疫情的原因,学校一直没有招到合适的人选。而刚好我在这方面比较有积累,试讲了一次课程后,校长就让我除了英语课外,再负责上一门诗词课。这堂课其实和悟空的课程有一些相似之处,所以我觉得这也算是我和对外汉语的奇妙缘分。 去年冬天,我重新为自己定制了下一年的规划,查了很多资料,看到了对外汉语教学。 在原来的工作里,我的身份有时候是英语老师,有时候是语文老师,自己其实有些纠结,而家长也会疑惑我到底是教语文还是教英语。 而对外汉语教学就把这两者完美结合在了一起,既能发挥我的语言优势,又能让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延续下去。所以我当时就定下来,要转型成为一名对外汉语老师。幸运的是,在我有了这个规划之后就遇到了悟空。 学霸学生,也会有知识盲区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了一群学霸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很棒,思维能力强,能够举一反三。在学习汉字的时候,他们会同时想到,有着相同偏旁部首的其他汉字。但他们还有另一个共性,就是对中国文化并不是特别了解。 我有一个得意门生,他的汉字读写都没有问题。但是有一次,我们课堂上提到了长城,他居然不知道这是什么。我马上搜了图片发给他,让他看一看长城是什么样子。 因为他们缺乏特定的文化环境,所以即使是中文学霸,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是有很大欠缺的。但我还发现,即使不了解,他们对中国文化也非常感兴趣。我有一次给一个法国的小朋友上课,课件上有一张京剧脸谱,他看到后特别兴奋,说老师你等一下,然后跑出去拿了一包涪陵榨菜给我看,包装上正好画着一张脸谱。 发现学生的这些情况后,我在课上就会分享一些包含中国元素的拓展知识。在中秋节的时候,我还给他们发了一段我穿着汉服,唱《明月几时有》的视频,他们看了都非常喜欢,我也特别开心。 科普时间,给孩子另一种理解方式 在我的课堂讲解和作业布置环节上,有一个小朋友和家长都很喜欢的科普时间。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只通过看课件的方式来学习,可能会缺乏生动性。比如在学习什么是“天、地、水、火”的时候,他们可能就不能理解:把手伸开是“大”字,但是为什么“大”字上面再多一横就是“天”字呢? 这时候,我就给他们讲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盘古是一个大大的人,他的头顶正好顶着天。然后发一张这样的卡通图让小朋友观察,图片上盘古头部顶着的天,是不是就像一横。 我以前加入过一个国际师资联会下的义工团队,和团队里的小伙伴一起做过清理海洋垃圾的环保志愿者工作。所以在海洋拼音课上讲到环保知识的部分,我会给孩子分享过去的照片,给他们科普环保工作会做些什么。或者在课后给孩子分享纪录片《蓝色星球》中有关海洋垃圾的片段,帮助他们了解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孩子们能够在科普时间,对知识有一个更生动的了解。对于有的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我会给他们分享一些简单的绘本故事,即使他们有些部分没能看懂,也特别喜欢。 关注孩子,做到真正的无我状态 我以前在线下教学的时候经常会这样觉得:我教的内容,或者课程大纲里的内容,并不是学生真心想学的。我在讲课的时候,和他们之间好像隔着一堵墙,我专注于课程内容和自身表现,却没能关注到他们的需求。 但是在来到悟空后,我发现自己的教学焦点逐渐转移到了学生身上。以前的我还会担心破坏和学生的关系,有时不敢对他要求太严格,或者不会留太多的作业。但是现在和学生越来越熟悉后,我会更关注他是不是真的学到了东西,而不是他对我的评价。所以该给他们加一些压力的时候,我会主动去推他们一把。 我觉得这些不光是对我的工作,乃至于对我整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和改变,因为我开始真正地做到了无我的状态。 让自己成为一道窗口 随着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外界对中国有很多欣赏,也有很多误解。我希望能通过对外汉语教学,让自己成为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窗口和渠道,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中国,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我们古圣先贤传下来的智慧,强调以和为贵,天下一家,用和谐带来共同发展。如果所有人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那世界上就会少很多纷争。所以,我觉得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它对于国家的文化传播,甚至对于世界,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会带着一种使命感,投入到这份工作里。 从以上的分享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知识科普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一门语言,同时也肩负着文化传递的使命。 Bella | WuKong Chinese Teacher扬州大学硕士。拥有10年K12语文教学教研经验,曾发表十余篇语言文学类论文。目前负责“悟空中文”主修课研发与制作。尤其关注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延展性和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致力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文,拼音,识字,成语故事,中华经典及中国文化等中文基础,中文升学考试课程中获得更多更好的中文知识。…
集艺术与智慧于一身的中国古建筑有多美?来看看祖先们的设计智慧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某一时代,一个社会倾力去打造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必然反映出这个文明当时最高的建筑科技和艺术水平。 海外小朋友们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古建筑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切入口。 不过在正式介绍中国古建筑之前,我们先请孩子和家长思考一个问题:欧洲人喜欢用石料筑房,而古时候的中国人却常用木材建造房屋。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异? 从文化的角度上来讲,欧洲国家古建筑多用石头,而中国古建筑多用木材,其实是因为东西方文明中对待“永恒”的概念不同。 西方人认为永恒就是不变,因此用石头这样易于堆砌造型、又能抵抗风雨侵蚀的材料来建造建筑。但对于中国人来说,“永恒”意味着交替更迭,生生不息,意味着三生万物,绵延不断,是薪火相传的温暖,也是老树新枝的喜悦。 而最能体现这种更迭的材料就是树木。用干燥、温暖甚至还会散发出香味的木材搭建的房子,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反之,石头在古人看来却是冰冷的、无生机的。 那么用木材建造的中国古建筑,有着怎样充满智慧的构成呢? 一、柱础 柱础,是古建筑里必不可少的结构。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房子要用柱子来支撑,而柱子也得有一个底座,于是“柱础”应运而生。 作为中国古建筑里必不可少的结构之一,柱础俗称“磉[sǎng]盘”或柱础石,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古代中国人民为使落地屋柱不受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能加强柱基的承压力。 南方湿润多雨,柱础比较高;北方干燥少雨,柱础也就低矮一些。踩着柱础这块“垫脚石”,柱子的腿脚才不容易被磕碰而损坏,也延长了使用寿命。 二、榫卯 没有钢筋混凝土,不大量使用坚固的石头,古时候的中国人要如何用木材建造起能抵御风霜雨雪、还能防止火灾和地震摧毁的房屋呢? 民间有句古话说:我们古代的房子都是“墙倒屋不塌”的。这得益于中国人了不起的建筑智慧:榫卯结构。 榫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和很多木制器具最重要的结构方式。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简单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因而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也是这些建筑和家具不需要铁钉的秘密。 目前现代的很多框架结构中,也常常使用榫卯结构。可以说这是老祖宗为我们、为这个世界留下来的很重要的智慧结晶。 三、瓦当 瓦片的起源故事有很多,“瓦”字最早出现在《说文》里:“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象形也。” 因此,“瓦”是一个象形字。像房上屋瓦相扣的形状,表示瓦片。而瓦作,是中国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它们在屋檐上发挥自己的职能,也体现了中国元素的美。 瓦作当中,有一个必须要给大家介绍的构成——瓦当。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瓦当上有很多美丽的纹样,基本是以祥瑞纹样为主,也有动物、卷云和文字纹等。它们也为建筑增彩不少呢!当下雨天雨水沿着瓦当落下,会形成很多条美丽的雨柱,在这个时候,我们建筑物和自然,真正融为了一体。 四、园林漏窗 漏窗,是江南园林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采光透气外,它也能把园林装饰得美美的。 园林主要的漏窗形式,有花窗、空窗(洞窗)等,能将内与外的景物巧妙地沟通起来。 古时候的花窗,基本都是用砖、瓦、木搭砌,也有泥塑。在这么一扇小小的窗框内,就能雕砌出花草、树木、鸟兽等代表美好寓意的图案。 洞窗的形状朴素,只有大大的窗洞,它把庭院内外的景物相互穿插渗透,像是一个相机的取景框,可以随着四季变换草木的颜色! 在墙的一面透过洞窗望向另一面,或是一株芭蕉,或是一丛修竹,或是一峰山石,在窗框中,都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五、砖雕…
海外孩子在线学中文怎么样?一起来看看家长的现身说法吧!
许多家长在选择在线学中文平台的时候心中都会有些困惑:在线学中文平台哪个靠谱呢?孩子学习的效果怎么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家长的现身说法吧! 文仪妈妈的分享 今天要讲的这位家长是文仪妈妈,他们一家作为一代移民来到美国。文仪是加州女孩,出生在橙县,2岁半就进入美国幼儿园学习,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了。 文仪妈妈对孩子的中文教育和文化熏陶尤为重视。 从取中文名、给孩子讲中国故事,到帮助孩子把中国传统介绍给美国同学,她和家人都用心地做了很多,只为让孩子更了解中国,更认同自己的身份。 现在,已经上一年级的文仪小朋友,虽然并未在国内长期生活和学习过,却可以自信、大方地在学校里做一个中华文化的“小小传播者”! 一起来听听文仪妈妈的分享吧~ “李赵文仪”这个中文名字,是我女儿与中华文化最初的联系。 “李赵”取自爸爸妈妈的姓氏,名字起初用的是“文漪”二字,源于中国古诗词,象征清秀若水的女子。 但因“漪”字稍微有些难写,我们想改简单一些,那不如就换作“仪”,温文尔雅、婉婉有仪。 文仪2岁半就进入美国幼儿园学习,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了。 我和她爸都是80后奋斗人士,作为一代移民来到美国,说实话要面临很多考验,因为不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融入颇费一些功夫。 但对于孩子来说,就简单许多。她在这里出生长大,许多西式的习惯、思维方式已经在她身上落下影子。 反而我们要担心的,是她的中文水平、和中国的链接,以及对自己民族的了解。 两岁前,文仪对中国的认识,仅限于爸爸妈妈给她讲的中国故事,和图书馆里的中文书。 两岁时,我们带着她回中国过年、感受中国文化传统,她对春节红红火火的喜庆氛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她兴奋极了。 人来人往地走街串巷,对于她来说,也充满了新鲜感。 但那个时候,文仪的中文基本不会说,只能算是对中国元素、中华文化形成了最初的印象和兴趣。 在我和爸爸给她讲的所有故事里,她尤其喜欢《西游记》。我们接触到悟空中文的时候,她刚好读完西游记的故事,对孙悟空的形象和故事非常热衷。 所以当我第一次给她看悟空中文的视频时,她就被小悟空和那些有趣的动画形象吸引了,表示想要学习。 于是,在悟空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正式开始学中文了。起初我还有点担心悟空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对孩子的引导能力。 但学了一阵子后,发现悟空中文确实是行业内非常专业、负责任的! 就拿教学来说,老师们讲解得非常细致,每个文字背后的故事、文化,都会耐心地教给孩子。 文仪目前在悟空已经认识了两位专业老师,一位是刚开始的一对一启蒙老师,另一位是现在的小课一对二的老师,对她的帮助都特别大。 启蒙阶段的学习,在文仪的中文懵懂期,老师用很形象生动的故事描述,帮助她完成了汉字的记忆过程。而且每次上课都是欢声笑语的气氛。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在语言表达上的进步也非常大,不仅能更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还慢慢可以用中文讲故事了。 记得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文仪参观完花园脱口而出:“真的是鸟语花香啊”。 朋友惊叹于她的语言表达能力,自那以后经常夸她,后来也给自己孩子报名了悟空中文。 启蒙阶段学完后,我们升了级,课程的难度和要求也升级了,开始注重写。如何把字写标准、如何写句子,文仪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了质的飞跃。 不仅用中文造句越来越顺畅,她还可以自己写些小短文了。…
在线学中文,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看着看着书就开始发呆、明明还在上中文网课然就想去玩玩手机,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而且对于儿童来说,更容易被很多无关的事情吸引。那么什么是注意力,应该如何解决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呢?这一期的分享家长们千万不要错过。 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力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指的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 比如,孩子们对新奇有趣的事物都会注意去看,这也是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和探索世界。无意注意是兴趣导向,比如看电视、动画、玩玩具等等。 而有意注意则是有目的的。 儿童如果处于有意注意时,大脑会很紧张,时间一长就会感到疲劳。孩子注意力分散、学不进去,这些都是有意注意能力不足的表现。 注意力问题如何改善? 注意力是可以通过后天来培养的,那么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呢? 舒尔特方格 舒尔特方格是适用最广,也是最有效的训练注意力的方法之一。 训练时,被测者用手指按 1 ~ 25 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施测者一旁记录所用时间。数完 25 个数字所用时间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 删除使孩子分心的干扰 对于儿童来说,外界的干扰常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所以如果学习时所以当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好好听讲和走神二者之间摇摆挣扎时,杂乱的桌面、一旁的周围有好玩的玩具、嘈杂的声音都会立马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也导致他们很难再回到学习上。 所以要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干扰因素。 拆解任务 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学习任务超出了孩子的接受范围。 那么这个时候可以把这些任务进行拆解,分成小块任务,当孩子专注完成部分任务后,可以休息一下,再继续进行其他的。 这样也能让孩子有成就感,从而更有信心继续下去。 说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分享了,注意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根本,家长们也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们能更加专注的学习中文。 Bella | WuKong…
在线学中文,如何提高孩子中文成绩?这三招一定用得上
在线学中文,除了给孩子找到一个靠谱的在线中文教学平台之外,家长们也要注意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今天小悟空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提升中文成绩的小技巧,希望可以助力到孩子的中文学习。 1.读课文。 很多孩子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中文之后就开始觉得中文学习到了一个瓶颈期,成绩很难再有大的提升了。 其实这种情况有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孩子忽略了读课文的重要性,读课文,要大声读,有感情的读,去真切的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大声朗读课文,有很多好处: 开发右脑。 在大声读课文的时候孩子也在自我欣赏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有利于孩子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 有助于提升专注力。 孩子在大声朗读课文的时候要做到不错读、不漏字,做到眼睛、嘴巴和大脑的协调,长此以往是有助于大脑的协调力的。 有助于记忆力的提升。 当孩子在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课文的时候,大脑会处于一种比较兴奋的状态,有感情的朗读同时也意味着孩子的理解力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提升,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大声朗读课文有助于更快速的记忆课文。 改变孩子的性格。 有的孩子比较内向,平时不喜欢表达自己,大声读课文可以让孩子更享受大声朗读时的状态,坚持下去有助于孩子外向性格的形成。 2.背诵。 除了朗读外,背诵也是相当重要的。 背诵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还是一种好的语文学习方式。语文学习离不开背诵。 孩子在背诵的时候切忌死记硬背,如前文所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这样的记忆方式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 关于快速背诵的具体方法,小悟空在往期的文章里也已经有过分享,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 3.阅读。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学中文的孩子,大量阅读是一个很好的了解中华文化的方式,在阅读过程中也会对中文的行文方式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孩子初期学中文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现阅读一些儿童故事、童话故事、中国神话故事等一些不比较基础的读物,等到孩子阅读中文书籍稍微熟练的时候,再让孩子去阅读更高阶的中文书籍。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操之过急。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的分享。学会以上这三招,相信孩子可以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克服瓶颈期,快速提高中文学习的成绩。 Bella | WuKong Chinese Teacher扬州大学硕士。拥有10年K12语文教学教研经验,曾发表十余篇语言文学类论文。目前负责“悟空中文”主修课研发与制作。尤其关注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延展性和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致力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文,拼音,识字,成语故事,中华经典及中国文化等中文基础,中文升学考试课程中获得更多更好的中文知识。 www.wukongsch.com/blog/author/bella/
网上中文课程有趣吗?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中文冷知识!
海外孩子学习中文难吗?答案是:难,所以兴趣学习很重要。如果只是用传统的方法,老师在课堂上机械地教学,那么对于一个几岁大的孩子而言,必然是不感兴趣的,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中文学习的耐心。所以,在中文网课的设置上,适当的插入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极其关键的。今天小悟空就给大家科普一些中文冷知识,家长朋友们可以讲给小朋友们听! 1.“荤”其实不是肉? 大多数人认为“荤”与肉有关,应该是肉月旁,可这个字为什么从草字头呢?原来这个“荤”字不是指荤腥,而是指荤辛。 “荤辛”指像葱、姜、蒜、韭菜那些味道比较大的植物的辛辣味。后来为什么“荤”又指肉类了呢?因为做肉类的时候,可能会需要去除腥味,这时候必须放进一些有辛辣味的植物,也就是“荤”,它往往和肉类结合在一起,是烹饪伴侣,所以就有了“荤腥”这个词。 2.“巾帼”是什么? 巾帼是古代妇女佩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须眉指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巾帼不让须眉”意思是说女人不比男人差。 其实古代的女子是没有眉毛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古代的女子会把眉毛去掉,然后画一个眉毛,因为画出来的眉毛更淡、更细。卓文君画的眉毛非常漂亮,在当时是一种时尚,叫作“远山眉”。 3. 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 十二生肖在汉之前一千多年就出现了。而猫是在汉代才进入中国的,所以没赶上好时候。 4.为什么富家子弟叫纨绔子弟? 古代人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所谓裳就是大裙子。走路两腿易进风。有钱人为保暖,两条小腿各套上长筒袜,这种袜子叫“绔”。更有钱的人,用细滑的丝织品做袜子,就叫“纨”。这也是“纨绔子弟”一词的由来。 5.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 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要建造在南面偏东。去南方时,习惯说南下;去北方时,习惯说北上,所以说上厕所、下厨房。 6.“倒霉”是怎么来的? 在古代参加科举考试之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称之为“楣”。考中了,旗杆照竖不误,考不中就把旗杆撤去,叫做“倒楣”。后来,这个词流传中逐渐讹传为“倒霉”,直到现在。 7.购物为什么叫“买东西”? 源于唐朝集市贸易的“东西二市”。 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其手工业、商业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东西两面。由于购物往往需要既跑东市,又看西市,这样东来西去,来回折返,久而久之,“买东西”就成了购物的代名词了。 以上就是关于中文冷知识的科普啦~许多现代的常用语其实都是古代沿用而来,我们习以为常,但其实深有渊源。下一期还会继续产出类似的中文教学内容,敬请期待~ Bella | WuKong Chinese Teacher扬州大学硕士。拥有10年K12语文教学教研经验,曾发表十余篇语言文学类论文。目前负责“悟空中文”主修课研发与制作。尤其关注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延展性和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致力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文,拼音,识字,成语故事,中华经典及中国文化等中文基础,中文升学考试课程中获得更多更好的中文知识。 www.wukongsch.com/blog/author/bella/
汉语学习基础知识,这些文学意象你了解多少?(第二期)
在上一期,小悟空给大家分享了很多古诗词里面的文学意象,小朋友们都认为学中文太有趣了,没想到日常中的事物能够衍生出这么丰富的含义。 那么,这一期小悟空继续给大家分享各种文学意象,帮助大家储备好学习汉语的基础知识。 杜鹃(子规) 因为叫声听起来像是“不如归去”,常含有凄凉哀伤的意味。 例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寄有感》 鹧鸪 叫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悲婉凄切,极易勾起人的离愁别绪。 例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鸿雁、青鸟 常作为古代的信使,传达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孤鸿、断鸿尤指漂泊流离、孤独凄凉的羁旅之情。 例句:断雁西江远,无家寄万金。——[宋]文天祥《断雁》 马 奔腾的骏马常用来表示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而瘦马、征马、老马、病马则暗示着仕途失意,含有思乡怀亲、悲凉迷惘之情。 例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 猿猴 猿鸣三声泪沾裳,古诗文中常借猿啼写别离和悲苦之情,含有哀伤、凄厉的色彩。 例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蝉 古人认为蝉生命短暂,秋后即死。寒蝉具有悲凉的情感色彩。同时,古人认为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故将它比喻高洁的人品。 例句: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 月 月有阴晴圆缺,常借指人生悲欢离合。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意义,满月代表着人生的圆满。 例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西江月》 羌笛、胡笳、琵琶 古代西部的乐器,声音凄切或悲壮,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例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写到最后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古典意象还有很多,这里讲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大家可以关注悟空中文,跟悟空中文一起学打好汉语学习基础,学习中文。 Bell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