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悟空教育6年来一直是我家的首选?》

大家好,我是悟空教育的老家长Linda。先介绍一下我们的家庭情况——一家四口,有两个孩子(姐弟俩),2018年姐姐刚满三岁的时候我们就移民美国了,2019年弟弟在美出生。或许是环境变化太大,姐姐刚开始的时候非常不适应,去了当地的Kindergarten后,我们发现她的中文退化严重,语言系统变得很混乱,有时候中英夹杂的说一堆,我和她爸都get不到她到底想表达啥。眼看着影响到了亲子沟通,我们就开始给姐姐寻找中文补习班了。
其他机构不太让我满意
1.侧重认字拼音,文化内容少
我虽然不是老师,但也能感觉到娃对课上学的认字拼音不太感兴趣,也不会主动给我们讲今天学了什么。反而她爸给她讲端午节起源的时候,一直追着问个不停,什么“粽子里面有屈原的ghost(灵魂)吗”“是不是到了端午节所有人都会包粽子啦”。咱就是说语言学习不能脱离文化啊!
2.师资较固定,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她们的中文课分听说读写四个板块,有的老师比较年轻,课堂活泼有趣一点;有的老师年龄比较大了,教学方式就比较固化、老套。
3.有同伴但易分心
因为是中小班制的教学,朋友是交到了,但是学习落了下来。
后来我们就考虑给她报个线上的一对一中文课,这样下来可以直接在家里上课了,不用花时间跑来跑去地接送娃。当时有些机构的宣传力度真的大,我们在那里学了一阵子,但是也没能继续下去,这时候我和她爸又开始总结了:
1.赶进度,节奏快,每节课像有什么固定的KPI一样,搞得这过程像极了填鸭式教育,只注重数量而忽略了质量。
2.内容碎片化,内容很分散是真的,讲了服装的词汇,然后学的课文又和食物强相关。
3.约课系统不太友好,哪怕换了手机,有些机构的约课系统还是经常卡顿。
我在悟空续课六年的三大理由
6 年前,一个宝妈朋友建议我们去试听一下悟空中文课。下载好悟空中文app后,我们明确向约课老师表达了我们的诉求:
- 语言知识和文化内容并重
- 老师要足够专业、有责任心,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带动孩子学习
- 课程设计的逻辑要合理——先学后练再巩固,课堂不能只向学生输出
约课老师叫我们不用担心,说悟空中文的老师都很优秀,她们的网上中文课质量是非常高的,这份工作要经过层层筛选,师资是没得说。试听完后我们“盘问”娃,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来了。试听课虽然不长,但能在短短的半小时内让孩子记住所有知识点并且复述出来,简直是遇到对的机构、对的老师了!我们果断续报了一年的课程,不负所望,悟空中文的老师素质过关,课程设计越来越好,姐姐学到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这次的双向奔赴迎来了win-win的局面!
理由1:稳定的师资团队
- 教师长期跟进
姐姐的中文启蒙老师王老师,如今已经陪她走过了整整六年。这六年里一直都是王老师给姐姐上课,她也熟悉孩子性格,教学效果很好,姐姐从只会说一些磕磕巴巴的中文,到能流畅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回国探亲时姐姐也能和其他小孩打成一片。2022年的时候,三岁多的弟弟也成为了王老师的学生,一直跟着王老师学习到现在。弟弟加入悟空时,王老师还笑着说 “这下家里有两个小徒弟了”。
很有缘分的是,我与姐姐的辅导老师李老师是老乡,都来自四川。她人很热心,逢年过节都会给我们发祝福,每年春节,王老师总会提前发来手写的春联图片,附一句 “老乡,今年春联我帮你们先‘云贴’了”。偶尔也会跟我聊聊家乡的发展近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不仅仅是孩子的老师,也是我们家的朋友。有次我加班晚归,发现姐姐对着平板跟王老师的留言开心地笑 —— 原来老师看到她朋友圈发的书法作业,特意录了段视频夸她 “笔画有进步,比去年写的‘福’字更有神韵”。这种把孩子放在心上的关怀,不是随便哪个机构都能做到的。
- 专业且长期陪伴
王老师教学有方,因材施教,耐心引导,本人也很优秀,我十分认可她的教学,据辅导老师说,她们还有严格的教师培训体系,每个老师都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王老师的课总有让人惊喜的细节:姐姐曾对历史故事提不起兴趣,她就用 “如果孙悟空遇到秦始皇会发生什么” 的脑洞问题引导;弟弟分不清 “的、得、地”,她编了段 “小火车拉货物” 的儿歌帮记忆。后来跟辅导老师聊天才知道,悟空的教师培训有多严格 —— 每月两次教研会、每季度考核教学效果,连 “如何应对海外孩子的文化隔阂” 都是必修课。
去年家长会上,王老师为我们展示姐弟俩的成长手册,里面贴着六年的课堂照片、每阶段的测评报告,甚至还有姐姐一年级写的歪歪扭扭的 《我的老师》 作文。“你看这里,” 她指着手册里的批注,“姐姐三年级时总把‘己’和‘已’写错,现在已经能给弟弟当小老师了。” 这种细心的教学与陪伴,让我们从未担心过孩子的学习。
理由2:课程体系:系统可追踪
- 清晰的学习路径(如每阶段目标、定期测评反馈)
悟空教育会给孩子制定清晰的学习路径(如每阶段目标、定期测评反馈),确实不需要家长多操心,我们只需要坐等学习成果。因为悟空中文已经有一套系统的主修课,从K到L,循序渐进。目前姐姐和弟弟都在上悟空国际中文课L,这个系列的课程刚好适合我们正在有中文语言环境的家庭。
刚报课时,辅导老师就给我们发了份《学员成长地图》:从幼儿园 K 阶段的 “亲子儿歌识字”,到小学 L1-L3 的 “听说读写基础”,再到 L4 以上的 “文化精读与写作”,每个阶段的目标都列得清清楚楚。就像爬山时总能看到下一个路标,孩子学了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我们心里始终有数。
最省心的是定期测评。每三个月一次的综合评估,不光有知识点掌握度分析,还有 “课堂参与度”“文化理解度” 等维度的反馈。去年姐姐 L7 升 L8 时,测评报告里写着 “建议加强文言文启蒙”,王老师很快就在课上加入了《论语》小故事;弟弟 L2 测评显示 “口语表达优于书写”,辅导老师立刻发来针对性的练字小游戏。这种 “哪里需要补哪里” 的精准规划,比我们自己瞎琢磨高效太多。
现在姐姐在 L8 课堂上分析《红楼梦》里的人物关系,弟弟在 L3 课上学 “二十四节气” 的习俗,姐弟俩的课本里都夹着悟空发的 “阶段目标卡”—— 姐姐的卡上写着 “本学期能独立完成 500 字记叙文”,弟弟的则是 “掌握 200 个生活词汇”。看着这两张卡,就像看到两棵小树在按自己的节奏扎实生长。
理由3:企业经营,透明可靠
- 正规合同与诚信经营。
真实的学习体验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流程也是按着合同走的,主讲老师、辅导老师都非常尽职尽责,报课六年了收费也合理,我们家两个孩子作为老学员也真真实实地收到了学员优惠。
六年前签的合同至今还存在手机里,条款写的很清晰。有次我们全家回国三个月,辅导老师主动提醒 “可以办理课程暂停,回来后免费补课”,全程没有任何推诿。
收费更是明明白白:每年续费前,辅导老师会提前发来费用明细,老学员折扣、多孩优惠都写得清清楚楚。这种把 “诚信” 写在细节里的企业,孩子在这里学习我是放一百个心。
- 持续的品牌动作:扎根教育的长远心
这些年看着悟空一步步成长:去年获得 Cognia® 全球卓越奖 —— 这个认证我特意查过,全球只有 3% 的教育机构能拿到,评审标准里光 “课程持续改进” 就有 50 多项指标。
更让我触动的是他们的公益行动:每年组织 “海外孩子看中国” 线上研学,给贫困地区学校捐中文绘本。去年姐姐用课堂上学的知识,给山区小朋友录了段 “成语故事小课堂”,王老师还帮她剪辑成视频寄了过去。一个愿意把资源投入到公益中的企业,显然不只是为了短期利益。
六年下来,这份信任早已不是靠合同维系 —— 而是看着孩子从 “中文小白” 变成 “文化小使者”,看着悟空的课程手册越做越厚。这些实实在在的成长与坚守,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后来悟空教育也推出了很多新产品,我们也经常关注悟空中文官网宣发的动态。所以现在,我们不只是在上中文主修课啦。
姐姐数学比较厉害,在悟空教育推出悟空数学之后,马上就让姐姐去试听悟空数学了。“趣味数学”的学习模式一下就把姐姐吸引住了,主动要求我们给她续课,因为我们也有送她去参加数竞的想法(袋鼠数学、SAT等),所以给姐姐续报了两年的课,上了半年了学习态度一直都端正,数学成绩从来都是A,这课报得值,等她再大点就让她参加比赛了!朋友家的娃对文学特别感兴趣,也送去悟空英语历练了,她的IG经常分享娃写的诗歌和英文短篇小故事,有小作家的风范了!我家弟弟对成语特别感兴趣,所以除了中文主修课外,我们还报了悟空中文推出的辅修专题课——中华经典成语课!现在弟弟跟家里人交流的时候,有时我都怀疑我们是不是回到中国了。
家长群里的人越来越多,眼熟的家长几乎都在,偶尔一起交流下娃的学习情况,有个非常热情的纽约妈妈,经常在群里发表“感言”——”I really love wukong teaching”。只能说各位孩子都很优秀啊,奖拿到手软!在悟空学中文真的给孩子们带来了很精彩的成长体验!
六年来的里程碑:在悟空课堂,从 “能说” 到 “会用” 的跨越
现在姐弟俩在家都以悟空中文老学员的身份自居。上完中文网课后,家里总会响起这样的对话:”欸,王老师今天给你讲了什么“ ”姐姐你知道凿壁偷光的故事吗”,悟空教育的课堂已经成为了姐弟俩以及同背景朋友的必聊话题之一!—— 这是姐弟俩几年来雷打不动的日常。
悟空的网上中文课像一个磁场,把两个相差三岁的孩子牢牢吸在一起。姐姐总说 “老师今天教的‘年兽’故事超有意思”,转头就会拿着教具给弟弟演一遍;弟弟记不住 “金木水火土” 的儿歌,姐姐就学着老师的样子编手势帮他记忆。去年邻居家有对双胞胎来做客,四个孩子凑在一起,居然围着悟空的文化手卡聊了半小时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姐弟俩的文化输出杠杠的。
现在不光是姐弟俩,身边几个华裔家庭的孩子聚在一起,从 “悟空老师教的剪纸技巧” 到 “上周学的《赠汪伦》怎么背”,总能聊得热火朝天。这种自发的分享欲,比任何说教都更能让孩子爱上中文。
回头看这六年,姐弟俩每个阶段的成长都很明显。姐姐三年级时顺利通过HSK4级,去年又拿下HSK5 级证书;弟弟才二年级,现在已经能流畅认读国内小学二年级的课文,上个月刚通过HSK2级,拿到证书那天非常激动地跟王老师视频报喜。
最让我们惊喜的是去年国内的写作比赛。姐姐选的主题是 “外婆的饺子”,文中用了课堂上学的 “热气腾腾”“代代相传” 等词语,还穿插了老师讲过的 “冬至吃饺子” 的习俗,评委说 “字里行间都是生活气和文化根”,最后冲进全国决赛。
去年暑假带他们回国,彻底没了 “语言焦虑”。她们的中文说的那叫一个溜!跟老家的爷爷奶奶聊天,能接住 “吃得苦中苦” 的俗语;跟邻居小朋友玩 “成语接龙”,弟弟还能用 “画龙点睛” 讲出背后的典故;连亲戚家说的方言里夹杂的歇后语,他们都能秒懂 —— 有次表哥说 “你这是擀面杖吹火”,姐姐立刻接 “一窍不通对不对?老师讲过!”,把一屋子人都逗笑了。现在每次回国,俩孩子倒成了社牛,根本不用我们担心他们融不进去。
我家为什么愿意长期续课悟空教育?算透两本账,答案自明
其实我们一开始也犹豫过 “要不要坚持这么久”,但算过两本账后,反而觉得 “太值了”。
先算经济账:我们家俩孩子,线下中文班单孩年费近3万,俩孩子就是6万,还不算来回车程和家长陪课的时间成本。悟空的多孩报课有折扣优惠,俩孩子一起报,年费比线下单孩还低,六年下来光学费就省了不少,而且我们也不用花时间送来送去的。教材也是免费更新,悟空中文app上的复习资源随时用,那些隐性成本省得更多。
再算教育账:原本只想着让孩子别忘母语,没想到收获远超预期。姐姐现在能读《红楼梦》青少年版,弟弟背古诗能说出 “这首诗是老师讲过的唐朝诗人写的,那时候的人喜欢……”;去年学校做 “世界文化展”,他俩办的 “中国馆” 摆着自己剪的窗花、写的毛笔字,连校长都夸 “比很多本土孩子更懂中国文化”。这种语言能力+文化认同感的收获,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作为带俩娃学了六年的家长,真心建议多孩家庭选中文补习班时,盯紧两个 “稳”:
一是师资稳。这六年里,姐姐的主课老师王老师只在生孩子时休过产假,回来后第一时间给孩子补了课;弟弟的辅导老师李老师带了他两年,连他 “记不住多音字就画小人” 的习惯都门儿清。老师熟悉孩子的节奏,就不用反复适应新面孔,学习效率高太多。
二是课程稳。从幼儿园的 “儿歌识字” 到小学的 “读写进阶”,再到现在的 “文化精读”,悟空的课程能跟着孩子年龄精进,不用中途换机构。像我们家姐弟差三岁,姐姐学高阶课时,弟弟的启蒙课里会提前埋一些 “钩子”(比如姐姐学过的成语,弟弟的课里会先讲简单版故事),这种衔接特别贴心。
选对一次,省心六年。这大概就是我们家六年来一直选择悟空的原因 —— 悟空教育不是简单的 “教中文”,而是陪着孩子一点点扎根文化土壤,这种踏实感,比任何承诺都让人安心。

悟空教育内容创作团队致力于为全球3-18岁青少儿提供高质量、定制化、有价值的干货内容,为全球父母提供最前沿、最创新、有深度的教育资讯,让海外家庭在语言学习的路上不再孤单。
评论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