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球3-18岁学生提供中文、数学、英文在线直播课程 —— 悟空教育
立即免费试听
悟空教育博客 / 国际中文

国际中文

提取悟空中文教研精髓,分享悟空中文教研团队全心总结的在线学中文及通过国际中文考试(包括IB课程,HSK考试、IGCSE)的专业技巧及方法,包含拼音、汉字、口语、阅读、写作等全方位知识,让孩子轻松学习,快速掌握。

1076 篇文章

国际中文

中文神奇小测试第一弹!你能答对几题?

不知道大家最近一次体会到 “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 是在什么时候 反正在看到下面的内容之后 小悟空是着实体会到了一把 一起来看看吧~点击选项会出来解析哦 测试结束 大家得了多少分? 如果觉得有用的话 小悟空的其他中文趣味测试题等着大家一起来探索哟 在学好中文的路上 我们一起前行吧~ 觉得小悟空讲的不错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免费领取数学试听课一节哟~ https://wp-more.wukongedu.net/blog/math/form#/f1?l=c4ce3d1f-408f-45d9-a6bc-2dad28487948 WuKong Edu Global悟空教育(WuKong Education),专注于为3-18岁全球青少儿提供在线教育解决方案,旗下拥有悟空中文、悟空国际数学、悟空英文ELA等学科产品。2016年创立至今,已成长为全球青少儿在线直播课的教育领导品牌,是全球家庭实现精英教育梦想的首选国际教育平台。 wukongstudyland.wordpress.com

“我不想学中文了!”听到这句话,父母该….

小悟空和家长聊天的时候,经常听到很多妈妈吐槽孩子在上悟空中文之前,对中文课是非常抵触的。“妈妈,我不想学中文了,中文好无聊!”“不行,必须去!别任性了,乖啊。”“我讨厌中文!”看着娃泛红的眼眶,大多妈妈在这个时候对孩子一句也不敢多说,怕更加引起孩子对中文的逆反;还有妈妈开始质疑自己,坚持让孩子学中文是对的吗? 相信点进这篇文章的你,一定遭遇过类似的情况。孩子们为了逃避中文课,不少与老母亲们斗智斗勇。从最开始的口头反抗,再到装病赖床,能用的都用上了。 虽然孩子们的小把戏大多以失败告终,但一场恶战结束,哪有赢家。孩子“不想学中文”的这个念头并没有打消,只是暂时对于父母权威的屈服。时间久了,孩子会觉得内心的声音并没有被父母倾听和理解,随着中文学习越来越难,体会不到学习乐趣的孩子难免产生更强的抵触。 然而,在遇到悟空后,太多孩子对中文的心态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被强迫到主动,从抵触到喜欢。有的孩子因为家里有事不能按时上课,还会哭鼻子呢。孩子们对于中文的变化,虽然离不开悟空精心设计的课程和优秀的老师们,但是父母对孩子学习中文的态度才是让孩子爱上中文的关键。 今天小悟空就来讲一讲,面对孩子对于中文的抵触情绪,身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 重建自信认同情绪 面对孩子第一次表达出对中文的消极情绪,先别急着生气,小悟空要先给您一个大大的赞!当孩子遇到问题能够主动说出来,说明在平时的生活中,您与孩子进行了非常有效的沟通。当孩子发出他的求救信号,家长不要立即发火或者上头,首先要表明立场,我们是同一战线上的朋友,不是敌人。 可以分享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妈妈小时候也分不清拼音和英语呢,但你学的这么好,比妈妈可厉害多了!” 也可以充分理解孩子的心情再加以鼓励: “妈妈非常理解你的心情,写汉字确实比英文要难一些,但你一节课就能学这么多汉字,可真了不起!”在中文学习过程中,孩子会面临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可能只是因为一个字没写好就会打击到孩子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家长这个时候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同时站在孩子的角度,找到目前需要克服的问题,识别并认同孩子的情绪。相信孩子在接收到你的加油打气后,又会信心满满迎接下一个挑战。 降低期待重视收获 父母有时应该反思自己是否给孩子的中文学习在无形中,增加了额外的心理压力,过高的期望有时是压倒孩子中文学习的最后—根稻草。 有的家长在选择课程时,仅凭哪家机构上课的知识密度大就选哪家,一节课老师能教孩子多少字成了一些家长选择的重要指标,却忽略了孩子一节课能够学习、理解、吸收多少。无视孩子的承受能力,仅凭成年人的意愿将知识一股脑的塞给孩子,不仅影响学习效果,更熄灭了孩子对于中文学习的热情。 家长们面对孩子的中文学习,要放平心态,明确目标,先将中文的学习信心建立起来,每节课后把“宝贝,今天学到几个字?多写几遍别忘了!”转变成“今天中文课开心吗?学了这么多字呀,教教妈妈好不好?”,兴趣和信心都有了,您还怕孩子学不好中文吗? 兴趣渐浓爱好为重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老生常谈了,但在培养孩子对于中文的兴趣上,不少老母亲还是犯了难。毕竟孩子从小生长在海外,既没有语言环境又没有学习中文的动力,如何培养起孩子对于中文的兴趣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悟空学员Amy的妈妈曾经也是众多烦恼者的一员,坚决不肯去中文班的她让妈妈十分头疼。直到Amy偶然看到妈妈在追的古装电视剧,充满东方韵味的建筑风格,精美绝伦的古代服饰,神秘悠扬的配乐,让Amy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看剧时经常一知半解,需要妈妈从旁翻译,但凭着热爱将电视剧刷了3遍之后,很多台词Amy都能跟着剧中的人物说出来。Amy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连忙给Amy申请了一节悟空的体验课,没想到Amy这次想都没想就同意了。悟空的课程也没有令Amy妈失望,课程牢牢地抓住了Amy的兴趣。现在Amy不仅喜欢上中文课,还喜欢背古诗并把他们唱出来。听Amy妈说孩子最近还想学一样民族乐器呢~!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中文兴趣时,不必将思路仅局限于中文绘本、书籍或动画片,还有很多适合孩子学习中文的形式。除了上面让Amy爱上中文的古装电视剧,网络上有很多专为孩子拍摄的纪录片带有国语配音,孩子在了解自然及世界的同时,也get了大量在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专业词汇;喜欢舞蹈的孩子可以多看仙气飘飘的中国古典舞;让喜欢绘画的孩子感受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魅力.……. 看似与中文无关的舞蹈和绘画也能帮助孩子建立文化认同进而拥抱中文。家长只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将孩子的兴趣与中华文化相关联,总能找让孩子爱上中华文化的突破口。 多用多练实现价值 “没有用”或者“用不上”是华裔孩子在学习中文之路上的隐形绊脚石。如果孩子的中文只能在生活中与父母沟通日常对话,那么等到孩子上学必须要用其他语言进行级别更高的思考、学习、社交后,仅限于日常沟通的中文成为弱势语言。随着孩子的知识量、眼界逐渐增加的同时,如果中文的水平不同步跟进,无法用中文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自然会选择能够正确表达的语言。所以,让孩子体会到更多中文的价值,也是建立学习动力的重要途径。 中美混血Lucas的妈妈在帮助孩子建立学习动力的时候有一套自己的办法。Lucas有4个表兄妹都是纯纯的美国孩子,他们感情特别好,每个周末都要家庭聚会。只要洋人家庭中开始有了华人成员,中餐就会入侵,这个家庭也不例外,家庭成员的每一位都爱上了有着丰富多样点心的早茶,于是每周末雷打不动的早茶时间成了Lucas的中文show time。妈妈鼓励Lucas帮助所有人用中文点餐,用中文向服务人员索取大家需要的调味料和碗盘等,不仅锻炼了Lucas的中文沟通能力也帮助了大家,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小Lucas体会了中文的价值并建立自信。现在Lucas不仅自己学中文,还在家里开起了小学堂,每周末教他的4个表兄妹学中文呢。Lucas每周的中文课更认真,动力更足了,因为还有4个学生在等着他教呢。 结语 父母要反思我们是否说过太多为什么要学中文的道理,却很少主动探寻、倾听孩子不想学的原因。在面对孩子对中文学习的消极想法时,父母要听懂“不想学中文”这五个字的背后含义,抓住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从“我不想学中文!”到“我爱中文!”过程中,一定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和一定要让孩子学好中文的坚定信念。 面对孩子,我们要做一个倾听者,一个引导者不强权,不压迫。在孩子想要放弃时,温柔而坚定地与他一起走下去,在孩子需要帮助时,理解他的情绪,理性的帮他解决问题。 觉得小悟空讲的不错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免费领取中文试听课一节哟~ https://wp-more.wukongedu.net/blog/chinese/booking?l=67ce6d5b-e457-4062-b0cc-57f0c67eba02 Meng Yuan | WuKong Chinese Teacher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拥有8年国际中文教育经验,6年国际中文一线教学经验、2年国际中文教研经验,包括中文拼音教学,中文汉字教学,中文升学考试教学,并负责悟空原创内容研发和课程配套设计研发。

当孩子回家只和你说英语时,这个能力会帮孩子找回母语

很多华裔孩子一旦开始上学,中文就急转直下。究其根本原因,当孩子上学后,开始用另一门语言进行更高级别的思考、学习、写作,仅限于日常沟通的中文自然就成为了弱势语言。所以,为了让孩子的中文与第二语言共同发展,中文的综合素养就必须同步提升。想要提升一个语言的综合素养,阅读是最有效也是最快乐的方式。 生活在西方国家的父母们知道,西方教育有多重视阅读能力。根据资料显示,美国小学生到五年级时,平均每年会阅读37万字,很多学校还成立了百万阅读俱乐部(Million WordClub) ,每年阅读量达到百万级别的孩子都会受到荣誉表彰。 那么,反观生活在海外的华裔孩子,中文的阅读量每年能达到多少?可能大多数孩子的中文阅读量还不到英文的零头。在新词汇的输入量如此贫瘠的情况下,孩子又怎能做到用中文强势输出呢?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误区有哪些? 如何提高孩子的中文阅读兴趣? 这期小悟空就来讲一讲。 #亲子共读time 阅读变悦读 很多家长在对待孩子的中文阅读时会错误的认为,当孩子学会了拼音,就可以进行自主阅读了,因此便没了与孩子共读的耐心,这样的理解完全是错误的。因为在阅读初期,孩子有个”学习阅读”的阶段。这个阶段孩子主要的挑战是对文字进行正确的解码,并将解码的结果与自己的词汇量和背景知识相对比进而理解文字内容。对于刚学习拼音,识字量有限的孩子来说,独立阅读的他需要花大量的力气进行字的解码,可以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词汇量的匮乏和对拼音的不熟悉,想要看得懂书中的意思要花多大的精力去认或猜。这样阅读的过程是极其枯燥的,孩子又怎能保持兴趣?就像让英文不好的成年人去读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抱着字典每看一句查个单词,有几个人能坚持得下去呢? 因此,亲子阅读在培养孩子对于中文阅读的兴趣上无比重要。根据澳大利亚的研究显示,受访者中超过1/3的孩子(6岁-11岁)表示,父母已经不再与他们一起阅读,但他们很希望父母能够继续下去。在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情绪、表情和肢体动作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内容,对于孩子来说,与父母度过一段愉快阅读时光的情感体验的意义要更大于阅读本身带来的愉悦。长时间将这种愉悦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心理暗示般把愉悦的体验链接在阅读上,就会发在内心的喜欢上阅读。 #孩子来做主由兴趣选书 美国多米尼加大学巴特勒儿童文学中心主任汤姆·巴特尔梅斯说,要让孩子喜欢读书,成年人需要摒弃自己心目中所谓“好书”的概念,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自己,这样他们才会对阅读感兴趣。这样并不是对孩子的书籍不加指导,而是尽可能多的为他们提供更广泛的题材和选择,在这些选择中让孩子挑选,是有界限的自由。同时,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时候都带有很强目的性,让孩子读一些远超他们理解之外的书,如三字经、古诗文等。然而对华裔孩子来说,活泼可爱的动物和精彩的故事远比大人更看重的“人之初性本善”要有趣多了。 除了给孩子自由选择外,有心的引导也很重要。悟空小学员Alice的妈妈在这方面就做的很棒。 在悟空的阅读课上,小学员Alice接触到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精彩的故事瞬间就把小朋友吸引住了,下课后还依依不舍的缠着妈妈想要知道接下来的故事。Alice妈妈细心留意到了孩子的兴趣,认为这时是培养孩子中文阅读的好时机。根据悟空老师对孩子中文水平的评估,连忙下单了一套适合Alice的《西游记》故事书,Alice拿到后爱不释手,每天都抱着看。妈妈发现Alice很喜欢这种冒险传奇类的故事,马上又订购了其他类似的图书,每天都和Alice一起读,悟空老师在课堂上也有意引导Alice的阅读兴趣,就这样培养起了Alice的中文阅读习惯。从不爱看中文书到每天晚上缠着妈妈讲中文故事看中文绘本的小朋友,中间只隔了一个善于发现善于引导的妈妈。 #给自由空间耐心待花开 耐心少、好奇心重、好动是儿童常见的心理特征。因此,在培养阅读兴趣的过程中,孩子往往不会像大人一样从头到尾地阅读。很多孩子喜欢的阅读方式是看一下这本,再看一下那本。对这种情况,家长需要调整好心态,切忌对孩子生气或说教,因为这种行为与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完全一致。只要孩子愿意坐下来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中,家长就不需要像要求大人的阅读习惯一样去要求孩子。这表明孩子在阅读和学习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尽可能多地给到孩子自由阅读学习的空间,相信如此快乐的阅读一定会在孩子心中埋下种子,有一天开出最美的花来。 #深度思考力输出来培养 大量输入后,输出同样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只是一味的阅读,那么信息将都对堆砌在脑中。鼓励孩子将学到的信息变成语言或文字进行输出,不仅锻炼了孩子的中文表达能力、文字运用能力,更能够锻炼孩子用中文的深度思考能力。孩子在阅读中的输出一般分为两种:朗读和复述。 在孩子的识字量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复述是锻炼孩子输出能力的好方法。在与孩子共读后,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将故事复述给家庭成员或其他小朋友听,以此增强孩子的思考、沟通及表述能力。还可以多向孩子请教故事相关的简单问题,启发孩子的主动思考。和孩子一起讨论书里的某个情节,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帮助他使用正确的用词和语句,并鼓励他接受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在朗读方面,父母可以选择从孩子最熟悉最喜欢的绘本开始,父母和孩子轮流念。一开始孩子念一两句,父母念完一段;渐渐发展成一人一段,再变成一人一页,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和习惯。这样有输入有输出,听、说、读同步进行,孩子的中文水平也会迅速提高。 结语 能用中文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 的华裔孩子思想是不同的 双语的深度思考让孩子 用辩证的角度去看世界 让华裔孩子在问自己“我是谁?”的时候 能够积极的在不同的文化中 用母语扎根立足世界 寻找自己的答案 觉得小悟空讲的不错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免费领取中文试听课一节哟~ https://wp-more.wukongedu.net/blog/chinese/booking?l=67ce6d5b-e457-4062-b0cc-57f0c67eba02 Bella | WuKong Chinese Teacher扬州大学硕士。拥有10年K12语文教学教研经验,曾发表十余篇语言文学类论文。目前负责“悟空中文”主修课研发与制作。尤其关注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延展性和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致力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文,拼音,识字,成语故事,中华经典及中国文化等中文基础,中文升学考试课程中获得更多更好的中文知识。

你真的了解“风靡全球”的AP、A-level、IB考证吗?

家长们经常能听到悟空的老师说:“悟空的国际中文课程,分别对标国际考试(IB、AP、A-Level)”,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IB、AP、A-Level又分别是什么? 今天就让小悟空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希望能够解除你们的疑惑~ 由于我们的学员学情是生活在非中文环境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且大部分学员没有机会参加中国的教育体制所以国内的教研体系不适配,不能照搬 因此我们采用了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对接海外的高考体系;把六大跨学科主题知识融入中文教学中,这才符合我们悟空的slogan——“扎下母语的根,立足世界的人”。 01 英式A level,欧洲IB,美式先修课AP A level A level 国际课程是国际高中文凭课程,源于英国高中教育体系(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在亚洲,包括中国香港、新加坡 的中学教育体制都是A level的本地化版本。A level最大特征是选科制,学生可以选择最擅长的5-6门参加国际性考试,然后以最优的3-4门成绩报读世界各地的大学。 AP AP 则是美国大学的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不是国际文凭,而是学生学有余力时提前修读的大学课程,可用于转换美国大学学分。一般学生会在修读国际文凭课程A level或IB之外,考虑报读美国大学时才修读AP。 IB IB 是另一国际文凭课程IBDP(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的简称,源于日内瓦,常见于欧洲国家和印度。IB最大特征是要求学生文科、理科兼备。学生修读学科的同时,要规划好时间掌握多门语言、参与课外活动、撰写毕业论文等。 02 三者的科目难易及区别总结 从上面这个表中,更明确地看出,IBDP的学生所需要花费的精力更多,尤其是除了课程要求之外,国际教育体系 下的学生还要参加语言考试,还要做背景提升(参加竞赛等),其实是非常折磨人的,一点儿也不比高考轻松。 还想全方位知道三套课程体系的区别的话,一起看看下面的总结吧! 03 三者各自优势总结 ‍♀️读AP有什么好处? 1. 申请大学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美国大学把学生在 AP 考试中的表现,作为衡量其是否能够胜任大学学习的重要依据。 2. 获得大学学分,节省学费 一般修一门大学的课程要花费 1000 多千美元,而参加 AP 考试只需要 92 美金,因此选修 AP 课程不仅可以展现学生的能力,还是一种省钱的措施,同时能在大学里换积分,一门 AP 可以顶 3-6 个学分。…

赶紧get!美国小朋友的中文教学大法

海外的孩子有着怎样的学习环境? 海外的教育体系是什么样子? 海外的家长有着怎样的教育理念? 教学的第一步,从了解学生开始!为了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生,我们将开启新的系列文章,对不同国家的教学理念、中文教育情况、华人孩子特点进行讲解~ 我们的第一站,来到了美国~ 1.美国的中文教育 在美国,华人聚集的地区,校外的中文学校比比皆是。和悟空统一的授课内容和师资选拔标准不同,美国的中文学校使用的教材、教师选拔标准并不固定,所以家长在选择学校和教材时,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而除了校外的中文学校外,在美国的系统教育中,也有专门的中文考试——AP中文考试。 AP是美国大学预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的简称,它主要适用于计划前往美国读本科的高中生,考试成绩可以抵扣大学课程的学分,也是部分大学录取学生的重要依据。AP中文就是其中的一项考试。 许多华人家长希望孩子学习中文的原因之一,也是希望孩子参加AP中文考试,为之后升学和获得学分提供帮助。 表现2:孩子比较有自主选择意识,不会完全听从老师的课堂安排,他们可能会直接告诉老师,自己累了,不想写字或读课文。 #老师可以怎么做?# 对于比较有主见的孩子,如果他们的观点确实有一定道理,老师大胆承认即可,然后绕开知识的角度,给他另一个解释的角度,而不强求孩子能接受自己的想法。 比如上面提到的量词问题,老师可以告诉孩子:“你说的有道理。不过哦,大家都说的是‘一条鲨鱼’,如果你和其他小朋友聊天时,冒出来一句‘一头鲨鱼’,他们会听不懂哦。” 而对于比较有自主选择意识的孩子,老师首先需要意识到,当学生说自己不想写字,觉得太累了的时候,其实不是在反抗课堂或者老师,他们只是在表达自己的需求。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给孩子另一个开放性选择,配合孩子转换课堂的环节。比如问孩子:“那我们现在不写字了,接下来你想玩板书游戏,还是读一读课文呢?” 通常来说,他们都会选择其中的一个环节,继续学习下去。这个过程既让孩子自己做出了选择,也保证了课堂的延续。而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避免直接问孩子他们接下来想做什么,因为他们往往都会回答说自己想玩。 二.强调鼓励式教育,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在中文课上具体表现为: 在鼓励式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在学习中会有很高的积极性,他们知道老师在关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自然会更努力。但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可能一做错题就会哭闹,或者接受不了老师直接指出错误。 老师可以怎么做? 和鼓励式教育下长大的孩子相处,老师可以尝试描述性表扬,在表扬时给出具体内容,而不是只夸奖“你真棒”。例如:“你能够自己按照笔顺把这个字写出来,自学能力越来越强了,真棒!” “你的这一横写得太标准啦,像一个书法家!”让孩子明确地知道,老师对他的什么行为感到高兴,为了之后获得更多的表扬,他们也会在这一方面更加努力。 在批评时,对于内心比较敏感的孩子,老师可以采取褒奖式批评,比如孩子在课上时一直说话,不想写字,老师可以告诉孩子:“哇,你今天一直都在表达自己,我觉得特别好,那如果你把字写完,老师会觉得你更加棒!” 有的孩子接受不了自己的失误,经常因此哭闹,那么老师可以先孩子一步,故意犯错,让孩子看到,原来老师也会犯错误,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降低他们对错误的抗拒心理。 三.注重激发孩子的潜能和养成团队意识 在中文课上具体表现为: 在注重激发潜能和团队意识的理念下长大的孩子,课堂上会很喜欢和其他人一起游戏互动,参与任何有意思的事情,竞争意识也比较强。但到了中文课堂,他们可能会特别喜欢游戏环节,而抗拒其他的学习环节。 老师可以怎么做? 这里其实有一个冷知识,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只要老师说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游戏,他们就真的会相信,接下来做的事情是在玩游戏,然后立刻有了兴致。所以,老师不需要设计游戏环节,只要稍微改变下思维和话术,就可以成功“瞒天过海”。 而孩子的竞争心理也是可以利用到课堂上的。比如在孩子比较抗拒的写字环节,老师可以告诉孩子,我们接下来比个赛,比一比谁先把字写完,赢了的话有5个奖杯的奖励,那孩子就会想着一定要赢,马上拿起笔写字。 四.注重传达“冒险与开拓”的“美国精神” 在中文课上具体表现为: 在“冒险与开拓”精神影响下的小朋友会特别乐于去尝试,课堂上也不害羞,敢于表达自己。但这也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孩子在课上,如果对老师提到的内容很感兴趣,或者想到了自己的经历,立马会滔滔不绝地分享,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老师可以怎么做? 孩子爱分享和表达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品质,老师完全可以借着孩子的话题,把重心慢慢转移回课堂,拉回孩子的关注焦点。 比如,讲到“鲨鱼”的量词应该使用“一条”时,有的孩子一听到鲨鱼就会想到海洋,然后一直和老师聊海洋相关的内容。接下来,老师可以顺着孩子的话题,由海洋讲到沙滩,询问孩子海洋和沙滩上有什么,以及这些东西可以用什么量词去形容,拐回到课堂主题上。 觉得小悟空讲的不错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免费领取我们的中文试听课一节哟~ https://wp-more.wukongedu.net/blog/chinese/booking?l=67ce6d5b-e457-4062-b0cc-57f0c67eba02 Meng Yuan | WuKong Chinese Teacher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拥有8年国际中文教育经验,6年国际中文一线教学经验、2年国际中文教研经验,包括中文拼音教学,中文汉字教学,中文升学考试教学,并负责悟空原创内容研发和课程配套设计研发。

你的发音地道吗?——地道?哪儿有地道?

本篇浓缩了轻声的独家干货 阅读并消化大概需要10分钟 大家可以选最关注的内容看 1  什么是轻声 2  常见的轻声词类型 3  轻声词的作用     ①改变词义和词性     ②音律的需要 4  如何更快地掌握轻声     ①从词类看     ②从调值看     ③从教学对象看 大家一看标题,我猜,这种尴尬是不是很多老师都在教学中遇到过呢? 莫慌,本篇文章接下来就带你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不过在这之前,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这段绕口令! “老姥姥问姥姥 姥姥老问老姥姥 麻妈妈问妈妈 妈妈老问麻妈妈“ 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请扣1,读不出的估计已经在扣脑袋了吧!! 上面的绕口令里可是大有文章哦!玄妙之处就在于是否能掌握轻声!“妈妈”、“姥姥”第二个字都需要读轻声,不然每一个字都烫嘴…… 好了,敲黑板!要认真听讲了哦! 什么是轻声? 轻声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变调现象(多见于普通话),它一般不被当作声调看待,因为它没有固定的调值。 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它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 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轻声的调值一般要根据前一个字的声调来确定,所以不标声调。 常见的轻声词类型 (1)助词“的、得、地、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等。 如:领路的、愉快地、学得好、笑着、活了、看过 (2)部分重叠词的后一音节。 如:猩猩、姥姥、妈妈、弟弟、劝劝、看看 (3) 双音动词重叠式ABAB的第二四音节。 如:研究研究、考虑考虑、打扫打扫 (4) 后缀“子、头、们”等。 如:燕子、辫子、石头、馒头、木头、我们、你们 (5)表方位的词或者语素。 如:马路上、脸上、村子里、箱子里、前边、左边 (6)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等。 如:进来、起来、出去、热起来、说出来、跑过去 (7)一些常用的双音节词,后面的音节习惯读轻声。 如:咳嗽、蘑菇、护士、消息、先生、算盘、窗户 轻声词的作用 ① 改变词义和词性 如: 地道【d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