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守岁是什么?时间、由来、意思、习俗(2025最新)
关于守岁有很多种说法,守岁在一些地方又称作熬年,在这天晚上一家人会聚集在一起不睡觉,一起吃年夜饭,点上蜡烛一起在家里聊天。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守岁的习俗、诗句、目的、时间、英文等进行具体介绍。 一、关于守岁:守岁的目的、时间 、英文 守岁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旧岁,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指的是大年三十除夕当天 stay up late or all night on New Year’s Eve 二、什么是守岁?守岁又有哪些习俗 守岁又被民间称为守岁火等等。由于守岁的历史很悠久,在我们国家汉族守岁已经拥有了悠久的历史。民间有说法将守岁又叫作熬年。在除夕夜这一天我们会有许多的名俗习惯。例如,点岁灯,守岁火,点岁灯指的是将我们所有的房子都挂上蜡烛,灯笼等,然后一家人聚在火边,一起谈笑风生,品尝这一年的硕果,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守岁是什么时候?首先我们要明白守岁本质是是指熬年夜,而年夜又指除夕夜里。所有守岁时间特定在除夕夜里。守岁具体是什么意思?守岁的意思:即在除夕夜里,不睡觉熬过12点。除夕夜里人们会放下一年的劳作,来进行聊天或者娱乐,也会彻夜开着灯来驱赶灾病,代表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守岁的习俗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也各不相同。不过一般都会有吃年夜饭,吃饺子等习俗。除此之外人们会进行串门、看春晚等活动。 三、守岁的历史来源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已经有近2000年历史。在晋朝时周处所写的《风土禁》中都提到了蜀地的年末。到了年末人家都相互馈赠新年礼物,这被称为“馈岁”,人们也会相互宴请吃饭,一起和原来因为忙碌而没有时间叙旧的朋友喝喝酒,我们将这称为“别岁”,除夕夜家里人一起谈笑,通宵不睡觉称为“守罗”。 隋唐时期之后,守岁才成为成为了全国上下共同的习俗,尤其是在唐代有不少诗人都写出了很多关于咏唱守岁的诗句。例如,杜甫的诗句《杜位宅守岁》中说道:“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唐太宗也为守岁题诗一首,《守岁》中提到,“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这种欢快的的场面直到了宋朝还一直存在,在著名的诗人苏轼所写的诗《守岁》中说:“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由此可见当时的气氛是多么欢快。 直到明清,守岁的习俗也依然存在,除夕夜更加的热闹而欢快,家人团坐是隋唐时期守岁重要环节。在明代北京,人们一起“聚坐食饮”,坐到天明;同样的,在清代,人们高烧银烛,畅饮松酵,坐以达旦,名曰守岁。 四、关于守岁的诗句 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作家诗人都怀揣着乡土情怀,为我们守岁这一传统谱写着华丽的篇章,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守岁的诗句以供大家欣赏。 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犹言惜旧年。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8)《己亥除夕》丘逢甲说 君国无穷感,乾坤此夕心。纷纭新旧事,慷慨短长吟。家宴喧儿女,门符阅古今。围炉闲守岁,莫负酒杯深! (9)李昱在《守岁有感而作》之中说 家人草草具杯盘,爆竹声中笑语欢。衣上忽看慈母线,泪痕如雨落更阑。 (10)《除夜次唐诗韵》吴与弼 灯守岁未应眠,一听阳春自洒然。更祝明朝风日好,梅花满眼踏新年。 (11)《守岁》席振起 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12)《共内人夜坐守岁诗》徐君茜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13)史青的诗句中又说道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14)《钦州守岁》中提及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15)《守岁》写到 人情怜旧复怜新,扰扰通宵杂笑嚬。炷蜡煎膏留漏箭,卖椒沽酒辨厨珍。一声竹里千家晓,百和香中九陌春。 总结上文 一年的时光就要过去,年味也越来越浓郁,我们现在除夕夜所守岁,守的不只是岁,守的更是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让我们一起守好岁,同时也一起传承和弘扬我们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守岁”的内容,可以免费预约悟空中文试听课来学习哦~ Bella | WuKong Chinese Teacher扬州大学硕士。拥有10年K12语文教学教研经验,曾发表十余篇语言文学类论文。目前负责“悟空中文”主修课研发与制作。尤其关注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延展性和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致力于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文,拼音,识字,成语故事,中华经典及中国文化等中文基础,中文升学考试课程中获得更多更好的中文知识。 www.wukongsch.com/blog/author/bel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