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教育博客 / 国际中文 / 中文听力对于海外孩子为什么难学?学好中文听力指南(2024)

中文听力对于海外孩子为什么难学?学好中文听力指南(2024)

很多人认为学习中文最难的部分一定是汉字或声调,但事实证明,对于本文的大多数非汉语母语者来说,中文听力理解比法语或瑞典语要难得多。为什么中文学习者普遍认为中文听力难学呢?又如何解决中文听力难的问题,提高孩子中文听力呢?在本文中,我将解释为什么中文听力理解如此困难。我相信你们中的许多人已经知道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但也有一些深层的重要因素,让我们一起阅读本文,破解中文听力难学的问题吧!

中文听力对于海外孩子为什么难学?学好中文听力指南(2024)

如果您作为家长,不知道怎么让您的孩子开始学习中文听力,可以免费预约悟空中文试听课,让专业的中文老师给您建议哦。悟空中文有着多年丰富的中文教学经验,成功帮助118个国家和地区的孩子学习中文。下面一起了解中文听力难学的原因吧!

一、中文相似发音的单词太多

很多外国孩子开始学习普通话时,觉得听普通话很难,因为单词听起来似乎非常相似。初学者会将不同的声音视为相同或相似,这也导致了中文听力对于外国孩子很难学。具体原因如下。

有限的音节结构

普通话的单词发音种类其实是比较有限的。如果你学过一段时间的中文,或者看过拼音表,你就会发现,普通话里面能够使用的发音组合并不多。

与英语、瑞典语或法语不同,在学习这些语言的时候,记住遇到过的所有发音组合是完全不现实的。但是对于普通话来说,这种情况还是可能发生的。因为普通话的发音规则相当固定,非初学者偶尔还是能遇到一些新的发音。

普通话的发音主要受到两个重要因素的限制:

  1. 除了”n”、”ng”和”r”结尾的音节之外,其他音节都必须以元音结尾,不能有辅音组合。
  2. 可以使用的声母只有大约20个,韵母也只有40个左右。而且还有很多声母组合是不被允许的。

综上所述,普通话总共只有大约1000个左右的音节,包括声调在内。这个数量相当有限,跟英语的10倍发音种类相比,可以说是非常少了。

所以如果你想更好地学习普通话的发音,不妨查看一下拼音表和其他发音学习资源,或是免费预约中文发音课,对这些有限的发音规则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缺乏中国文化的背景知识

要能充分理解和聆听一种新的语言和文化,不仅需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词汇和语法,还需要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理解。

比如,即使一个学生对中文语言本身很熟练,但如果缺乏对中国文化、历史和社会的了解,在理解中文内容时仍然会存在障碍。因为语言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深深地植根于一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

成功的聆听需要运用相关的先前知识。如果学生缺乏该领域的背景知识,即使掌握了中文单词和语法,也很难准确地理解预期传达的信息。这不仅适用于世界知识,也同样适用于社会规范、互动方式等方面的文化知识。

单纯地掌握语言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广泛的文化理解和背景知识,才能真正达到有效的交流和理解。这对于学习和交流跨文化内容来说是一个关键所在。这也是悟空中文在教授孩子中文知识时,一直关注的。

留资按钮(zh): 免费预约中文听力课 – CHINESE

三、中国方言众多

中国许多人的母语不是普通话。这意味着你遇到的人可能在学校学过普通话,在广播和电视上听过普通话,也许在正规教育、工作或旅行中说过普通话,但他们在家里或和朋友在一起时不会说普通话。所以,这也导致外国人听不懂所有中国人说的话。

当他们和你说普通话时,他们会带口音,借用母语中的词汇、语法结构,最重要的是发音。当然,每个人都有口音,只是有些口音是官方规定的,有些不是。

这并不是要与所谓的中国“方言”相混淆,比如粤语或闽南语,从听力的角度来看,它们最好被视为不同的语言。毕竟,一种语言是一种有军队和海军的方言。

我在这里谈论的是,当这些方言的母语人士说普通话时,他们借用了粤语或闽南语的特点。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带地方口音的普通话的信息,请访问:学习理解带地方口音的普通话。

四、缺乏熟悉的单词,影响中文听力理解

与学习法语或德语等与英语相近的语言不同,中文几乎没有任何相同或相似的单词可以借鉴。这意味着学习者需要完全从零开始建立词汇知识,这对于中文听力理解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中文普通话难以理解的最重要原因是你缺乏熟悉的单词。当你作为英语母语人士学习法语时,大量来自法语的英语单词会对你有很大帮助。有些词是相同的,但即使它们不相同,与你已经知道的单词相似也会使理解变得容易得多。当涉及到科学和技术等专业词汇时,情况尤其如此。例如,我从未学过西班牙语,但在听法语播客时遇到了这句话:

如果您是法语初学者,请点击 Spotify 描述中的 YouTube 片段链接,激活字幕以收听,然后理解所有内容。

我可以轻松理解这一点,因为大多数关键词在我已经说的其他语言中都是相同的。对于普通话初学者来说,中文中的同一句话是完全无法理解的。大量研究表明,处理跨语言共享的单词比处理全新的单词更快、更准确。所以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缺乏熟悉的单词“是中文听力难学的一大原因。

混合新的声音

虽然英语和普通话的声音数量大致相同,但它们并不是相同的声音。英语中有一些声音是母语为中文的人觉得很难的,例如两个“th”音(/θ 和 ð/)、“z”和“r”。同样,普通话中也有一些你可能不习惯的声音,例如 z、c、s、zh、ch、sh、j、q、x 和 ü。如果你还没有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其中许多可能听起来很相似,这会使不相似的单词听起来很相似,所以 zài 和 cài 听起来一样,就像如果你忽略 /θ/ 和 /ð/,“ether” 和 “either” 听起来一样一样。这不仅会给说普通话带来麻烦,也会给听普通话带来麻烦。

声音数量和组合方式有限

使得普通话更容易学习说和发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情况并非如此),但同时也使听力更难。这是我们稍后会再次遇到的一般模式,而且它似乎确实适用于一般语言。另外两个因素可以使单词听起来更相似:音调和单词长度,下面内容会分别讨论这两点。

五、普通话声调是掌握中文听力的关键

我们前面提到,普通话总共有大约1000个可能的音节。这是通过把可用的声母和韵母相乘,再乘以四个声调得到的。

但是,如果你无法听出这些声调之间的差异,那么你听到的实际音节数量就会大大减少。如果你完全听不出声调,那么听到的音节数量大概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这就好比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你完全听不出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区别。比如”live”和”leave”这两个词,听起来就会完全一样。

所以,学会听出不同声调之间的区别,对于准确发音和理解听力来说都非常关键。

六、中文单词短,但每个音节包含大量信息

学生通常认为长词的语言比短词的语言更难学,这对某些人来说甚至似乎是不言而喻的。我的意思是,学习“环保”这样的单词似乎比学习“环保”更可怕。这是真的,至少当我们被要求主动回忆和发音这个词时是这样,但正如我们已经多次看到的那样,在听的时候情况正好相反,所以

  1. 普通话中约80%的常用词是两个音节,发音相对容易(需要跟踪的音节更少)。但同时也因为大部分词都差不多长,容易混淆,尤其是结合前面提到的其他因素。
  2. 相比长词,短词容易与其他近义词混淆,因为在声调、声母或韵母上的微小差异,就可能造成完全不同的词汇。
  3. 语言传递信息的能力往往是相同的,但不同语言的语速不同。音节较多的语言,每个音节含有的信息较少。
  4. 对于学习者来说,每个音节包含的信息越多,理解起来就越困难。中文短词单音节信息密集,这也是学习者的一大挑战。

像“环保”这样的词不容易与其他词混淆,但“环保”在普通话中有许多近音词,如,环抱,换包等等,它们只在声调(声母或韵母)上有所不同。

七、要听懂中文必须要理解上下文

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听中文很难的一些不那么明显的原因。不同语言对信息的编码方式不同。在某些语言中,许多信息是在单词层面上编码的,这意味着你只要看一个单词,就能通过它的词形变化、所附的前缀和后缀等,了解它所处的上下文。

例如,在英语中,我们知道“她”是句子的宾语,而不知道句子是什么,所以“我爱她”和“她我爱”都意味着有一个我爱的女性。通过查看动词,我们还可以看到它是现在时(否则应该是“爱”),主语不是第三人称(因为那样的话应该是“爱”)。

这在英语句子中造成了冗余,在法语或拉丁语等语言中更是如此,这意味着相同的信息被编码了不止一次。当然,所有语言都有冗余,但法语和拉丁语等语言会迫使你在单词层面编码更多信息。

让我们看另一个例子!在“邻居的狗昨天咬了我”这个句子中,我们从动词“bit”的词形变化和句子中包含“昨天”的事实知道它是过去时。从技术上讲,我们可以说“邻居的狗昨天咬了我”,它传达的信息完全相同。

中文确实是这样运作的:

没有时态“我昨天学中文”,“我昨天学中文”,“我今天学中文”,“我明天学中文”,“明天会学中文”。虽然你可能希望根据上下文添加助动词或小品词,但事实是“学”的意思是“学习”,而中文没有时态。
没有冠词在英语中,“一个人来了”和“那个人来了”表示句子的哪一部分是已知的(如果是定冠词,则表示该人是已知的,否则则不为人所知)。中文没有冠词,虽然我们可以使用“这个”这样的词来表示某事物的特定实例,但这更多是通过词序来处理的。比较一下“人来了”和“来了人”,前者更接近于使用英语中的定冠词,而后者更接近于使用不定冠词。
词性很难区分英语以多种方式标记词性,因此你可以猜测以“-ly”结尾的任何东西都是副词,以“-ion”结尾的东西可能是名词,等等。汉语也有这种现象,尤其是动词小品词,但并不多见。此外,有些词可以用作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但发音仍然完全相同。例如,冰(bīng)可以表示名词(“ice”)、形容词(“ice cold”)或动词(“to cool with ice; to feel cold”)
单词的单数和复数发音通常相同我是学生(wǒ shì xuésheng),“我是一名学生”,而他有十个学生(tā yǒu shí gè xuésheng),“他有十个学生”。
你听不出“他”和“她”之间的区别他有十个学生(tā yǒu shí gè xuésheng),“他有十个学生”。而她有十个学生(tā yǒu shí gè xuésheng),“她有十个学生”。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似乎很棒,因为与你可能学过的其他外语相比,中文看起来太容易了!事实上,高中生选择学习普通话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听说这将使他们摆脱法语或西班牙语动词词形变化表的束缚,或德语冠词和格的痛苦。但正式因为你不需要记住时态、性别、数字、冠词等等,但它也让中文听力变得更难,因为你需要从上下文中推断出所有这些事情。

六、中文书面语比口语简洁和密集

六、中文书面语比口语简洁和密集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普通话的平均单词长度确实比英语短,但书面中文的单词长度更短。最极端的例子是文言文,它基本上是单音节的(每个单词一个字符)。如果这些词出现在你的听力材料中而你没有做好准备,那么你将很难理解。但是,如果你的中文水平足够好,并且能够自上而下地处理,那么你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它们。在书面形式中,这要容易得多,因为大多数发音相同的词都是用不同的字符书写的。

现在,这篇文章是关于为什么听中文很难,而不是为什么读中文很难,但我想在这里提起它的原因是我们经常听大声朗读的书面语言,比如新闻广播、计划好的演讲或脚本化的播客。大声朗读的普通话比自然口语更难理解,因为它的信息更简洁、更密集。

一个例子是书面中文使用大量的缩略词来使语言更简洁,通常将较长的单词压缩成严格的双音节格式。一些例子:

用“中美”代替“中国和美国”;

用“经贸”代替“经济贸易”;

用“科研”代替“科学研究”;

关于中文听力的常见问题

一、海外孩子学中文听力建议

对于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听力方面,我可以提供以下一些建议:

  1. 从简单的对话开始练习。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话,比如点餐、打招呼、买东西等,这样可以渐渐熟悉一些常用词汇和句型。

例如:

  • 你好,我要一份炒饭。
  • 对不起,这个颜色我不太喜欢,能换一个吗?
  • 明天几点方便取货?
  1. 听原声中文电影或电视剧。这样可以接触到更自然、生动的中文语境,有助于培养听力感知能力。可以先开启中文字幕,然后逐步尝试不看字幕。

例如:

  • 《花样年华》
  • 《陆小凤传奇》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1. 跟中国人多交流。无论是面对面交流还是通过视频聊天,与母语为中文的人沟通都能提高听力水平。可以主动询问对方一些问题,并耐心聆听对方的回答。
  2. 多听中文广播或音频。可以选择一些新闻节目、播客或访谈,跟着朗读练习。这样既可以训练听力,也能学习正确的发音。

二、为什么听力普遍难学?

在我们讨论为什么听力对于中文来说尤其困难(事实确实如此)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为什么听力理解对于任何语言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1. 从接受信息到理解信息的处理过程复杂:要理解普通话口语,我们必须从听到的语言中提取信息。我们需要将声波转换成语音,将连续的语音分割成单词并将它们与含义联系起来,并将单词组合成有意义的短语和句子。这称为自下而上的处理。

我们还需要依靠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来理解我们听到的内容。要理解口语,我们需要利用我们不仅对语言的了解,还需要利用我们对世界、聆听情况和之前所说内容的了解。这称为自上而下的处理。

为了使这些过程足够快,它们需要高度自动化。我们可以通过有限的方式集中注意力并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但如果没有充足的听力经验来进行自动化处理,我们就没有机会理解。

  1. 缺乏对应的背景信息: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倾听者,您还需要学习如何充分利用认知资源并管理情感因素。有些事情很难改变,但大多数事情会随着接触和经验的增加而改善。
  2. 个人理解能力的问题:更糟糕的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倾听时常常失控。当我们说话时,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我们知道的单词,但当别人和我们说话时,他们不知道我们学过哪些单词。当我们阅读时,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阅读,但在倾听时,我们往往无法影响别人说话的速度。

此外,地道的普通话的结构并不像教科书上说的那样。普通人不会用句子说话,他们偶尔会违反(几乎)所有你学过的语法规则。因此,大多数听众对这一切的反应是“叮咚”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结上文

总的来说,听懂中文确实很难,这不只是你一个人的感受。学习外语通常都比较困难,但中文尤其如此。我知道这可能让人有点灰心,但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解决的方法,是克服这些障碍的最好办法。

通常来说,最好的建议还是:多听多练。通过大量接触和实践,这些问题通常都会得到改善。当然,你听什么内容以及如何聚焦听力练习也很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要大量练习。你需要尽可能多地接触可理解的听力材料。

悟空中文开设了听力专享课程,旨在帮助全球 3-18 岁各个水平的学习者提高听力能力。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免费约课听力课了解一下。总之,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了解为什么听懂中文如此困难,并给你一些克服这一障碍的建议,掌握好中文听力,加油!

留资卡片:中文(zh): 立即预约-3-18岁全球青少儿在线中文课